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空间布局模式为切入点,从企业和村镇的微观角度,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当前中国村镇-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及其用地效应展开研究,藉此探讨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空间协同关系的演化、机理和效应。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前言
-
第一篇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同机理与评价
-
第1章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进展
-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理论探索
-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数量关系
-
三、工业化与城镇就业吸纳
-
四、工业化与乡城人口迁移
-
五、工业化与城镇发展动力
-
六、研究评述与本书内容
-
参考文献
-
-
第2章 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因果关系:模型与实证
-
一、指标、数据与样本
-
二、Granger因果检验
-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
-
四、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模式的分类解析
-
五、城镇化与工业化因果关系的初步解释
-
六、小结
-
参考文献
-
-
第3章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同评价及形成机理:湖北省案例
-
一、协同标准的设定
-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同评价
-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关系的形成机理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
第4章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综合评价及规律性探讨
-
一、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
二、案例研究:东西部省份的比较
-
三、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演化规律
-
四、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影响因素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
第5章 协同视角下的区域城镇化模式分类及演进特征:长三角案例
-
一、城镇化的多维关系模式与界定方法
-
二、城镇化三维关系模式的类型特征:长三角案例
-
三、城镇化三维关系模式的属性与效率差异
-
四、城镇化三维关系模式的演进规律与发展路径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
-
第二篇 区域村镇间产业链的空间搭接与空间效应
-
第6章 区域主导产业识别
-
一、相关研究进展
-
二、识别原则与指标体系
-
三、产业聚类与类型产业特征描述
-
四、熵值法与综合加权融合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参考文献
-
-
第7章 区域产业链整合
-
一、相关研究进展
-
二、产业链的提取方法与案例
-
三、产业链的结构模式
-
四、产业链的协调引导与管理
-
参考文献
-
-
第8章 产业链的村镇间搭接模式
-
一、相关研究进展
-
二、关键产业的选取
-
三、产业链的空间落实
-
四、基于空间搭接的产业链长效管理
-
参考文献
-
-
第9章 区域产业链的空间效应
-
一、相关研究进展
-
二、基于方向的产业链空间效应
-
三、基于距离的产业链空间效应
-
-
-
第三篇 村镇-产业布局的协同演化与评价
-
第10章 村镇产业布局的表征要素识别与模式提取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村镇产业布局的产业类型提取:西部市域案例
-
三、村镇产业布局的地域类型提取:东部县域案例
-
四、村镇产业空间演化的机理分析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
第11章 村镇产业布局的协同演化与优化策略
-
一、相关研究进展
-
二、中国村镇产业布局的动态演化过程
-
三、村镇布局与产业布局的协同演化:义乌市案例
-
四、产业布局推动下的村镇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
第12章 村镇产业布局的协同性评价
-
一、评价对象与目的
-
二、评价指标与标准
-
三、评价结果与讨论
-
-
-
第四篇 村镇-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的用地效应
-
第13章 村镇产业布局模式与建设用地扩张:义乌市案例
-
一、义乌市土地利用变化
-
二、义乌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
-
三、村镇产业布局模式的用地扩张效应
-
四、村镇产业布局模式的用地扩张机制
-
五、小结
-
-
第14章 村镇产业发展的节地效应:义乌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一、总体思路与指标体系
-
二、评价步骤
-
三、义乌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
第15章 村镇间产业链扩散的资源环境效应:四川省案例
-
一、四川省土地利用变化
-
二、产业链扩散的土地效应
-
三、产业链扩散的环境效应
-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