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为了解中国经济增长到底是怎么回事,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内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等提供了经验借鉴。具体内容包括:中国为什么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财政转移支付的增长效应、财政转移支付与腐败等。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序
-
1 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制:朱镕基也许是对的
-
一、引言
-
二、过去20年工业化与资本积累的几个典型事实
-
三、分税制改革如何改变了增长的激励?
-
四、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土地财政
-
五、结束语
-
-
2 中国为什么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
一、导言
-
二、基础设施的概念、定义与分类
-
三、关于基础设施研究的文献回顾
-
四、中国的财政分权、政治管理和地方政府面临的激励
-
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质基础设施水平的总体变化与区际差异
-
六、标尺竞争、政府治理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决定
-
七、结论
-
-
3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
-
一、引言
-
二、中国官员治理制度的改革与文献回顾
-
三、数据与样本形成
-
四、模型设定与回归结果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
-
-
4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
-
一、导论
-
二、制度背景和理论假说
-
三、方法和数据
-
四、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
-
5 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和制度背景
-
三、研究设计
-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
-
-
6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预算软约束与扩张偏向的财政行为
-
一、引言
-
二、中国地方政府的周期性政策反应函数估计
-
三、理论假说及其检验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
7 攫取之手、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
-
一、引言
-
二、攫取之手与援助之手:度量与研究假说
-
三、模型与数据
-
四、计量结果分析
-
五、结论性评论
-
-
8 财政(再)集权的激励效应再评估:攫取之手还是援助之手
-
一、引言
-
二、研究假说
-
三、数据与变量
-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
-
9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
-
一、引言
-
二、财政分权带来了什么
-
三、方法、指标和数据
-
四、财政分权与经济效率
-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
-
10 财政转移支付的市场整合效应
-
一、引言
-
二、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分工
-
三、市场分割与转移支付的演变
-
四、模型与结果
-
五、进一步的讨论
-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
-
11 财政转移支付的增长效应
-
一、引言
-
二、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演化
-
三、转移支付是否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
-
四、无效率的来源
-
五、结论
-
-
12 粘纸效应:财政转移支付与政府规模
-
一、引言
-
二、粘纸效应:定义、证据及来源
-
三、中国地方政府的规模和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变
-
四、模型、数据及基本结果
-
五、粘纸效应与长期的政府规模
-
六、政府为什么不减税
-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
-
13 财政转移支付与腐败
-
一、引言
-
二、腐败:度量、成因、影响与治理
-
三、数据与描述性分析
-
四、模型与结果分析
-
五、关于作用机制的进一步讨论
-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
-
14 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中的政治经济学
-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及评论
-
三、中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理论假说
-
四、研究设计
-
五、实证结果及解释
-
六、结论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