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按照从“文本到思想”的线索,首先介绍每位思想家的文本编纂的新近状况、相应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其次展现有关相应人物的思想和理论等重要问题的研究成果。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序言
- 德国科学院的研究计划——哲学版本编纂在中国的介绍
- “德国哲学:文本与文献”会议闭幕词
-
第一编 莱布尼茨
-
科学院版《莱布尼茨著作与书信全集》介绍
-
莱布尼茨档案中的“中国文献”
-
莱布尼茨论努力
-
-
第二编 康 德
-
康德著作的科学院版
-
康德遗著——遗世手稿,康德的工作方式和遗稿新编
-
康德著作翻译在中国
-
论“好像”(als ob)在康德哲学中的用法
-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范畴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及其对德国观念论的影响
-
康德论证自由的“知识论进路”——兼论康德文本中关于范畴的起源问题
-
康德对唯心论的驳斥
-
-
第三编 黑格尔
-
黑格尔《全集》:论发展中体系的编纂
-
文本、翻译与研究——以黑格尔哲学为例
-
黑格尔实践哲学的现实性
-
“承认”作为国家秩序与国际秩序的原则
-
走出黑格尔“主奴关系”的辩证法神话
-
霍耐特视阈中的黑格尔法哲学
-
-
第四编 马克思
-
经典中的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的历史、编辑的语文学基础与视角
-
审视马克思的工作室——马恩全集中的《资本论》及前期准备工作
-
文本的命运——《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
-
-
第五编 尼 采
-
尼采著作的批判全集——开场白
-
尼采1885年之后的遗稿编订
-
有关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形象的若干问题
-
从虚无主义到“被钉十字架的狄奥尼索斯”——兼谈尼采对基督教和佛教的比较
-
口传性、书写性与哲学——对尼采巴塞尔柏拉图讲义”的一个评注
-
- 作者简介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