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力图考察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品——莫里哀喜剧,是如何通过翻译、演出和批评等诸种文化中介,深刻地影响到20世纪中国话剧的生成与发展的,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思考中国话剧史、中国文学史中的某些跨文化问题。
- 版权信息
- 目录
-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总序
- 引言
-
第一章 莫里哀喜剧与中国文学关系概述
-
第一节 莫里哀喜剧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莫里哀喜剧在中国接受史综述
-
本章小结
-
-
第二章 莫里哀喜剧翻译与喜剧文类在中国话剧界的引介
-
第一节 《守钱奴》与喜剧概念在话剧初创期的引入
-
第二节 《悭吝人》与喜剧概念在话剧定名期的确立
-
第三节 《吝啬鬼》与喜剧文类在中国话剧界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莫里哀喜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演出和接受
-
第一节 莫里哀喜剧演出情况及选择上演的标准
-
第二节 莫里哀喜剧演出与中国话剧的现代性变革
-
第三节 莫里哀喜剧演出与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莫里哀喜剧在中国的评论与研究
-
第一节 传统与西化:焦菊隐论莫里哀喜剧
-
第二节 古典与现实:李健吾对莫里哀喜剧的研究和阐发
-
第三节 文学史和戏剧史论著对莫里哀喜剧的评论
-
本章小结
-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莫里哀剧作和中译资料
- 附录二 中国上演莫里哀喜剧简表
- 附录三 Molière译名表
- 附录四 中国论及莫里哀的文学史著作简表
- 附录五 日本明治时期莫里哀喜剧翻译年表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