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按照我国犯罪侦查的工作要求、实际流程和相应的侦查技术标准,分为十二章,内容包括:组织实施侦查行为的基本要求、接报案及其管辖、立案、回避和律师参与、刑事侦查案卷法律文书样态及范本等。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应用侦查学独立实验课教程
- 前言
-
第一章 组织实施侦查行为的基本要求
-
第一节 组织实施侦查行为的一般要求
-
一、侦查职权
-
二、文明执法
-
三、规范执法
-
-
第二节 组织实施侦查行为的基本原则
-
一、组织实施侦查行为的总体原则
-
二、组织实施侦查行为的具体原则
-
-
第三节 侦查人员违规侦查的责任
-
一、侦查人员违规执法行为的范围
-
二、对侦查人员违规侦查行为的行政处分
-
三、侦查人员违规执法应当赔礼道歉和承担赔偿责任
-
四、侦查人员违规执法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
-
-
第二章 接报案及其管辖
-
第一节 涉嫌犯罪案件的接报案
-
一、接受案件的条件
-
二、接受案件的程序
-
-
第二节 涉嫌犯罪案件管辖
-
一、职权管辖
-
二、地域管辖
-
三、级别管辖
-
四、专门管辖
-
-
第三节 涉嫌犯罪案件管辖问题处理
-
一、指定管辖及协商管辖
-
二、多部门互涉案件管辖确认
-
三、派出所办理的案件
-
四、刑事案件的管辖
-
-
-
第三章 立案
-
第一节 受案
-
第二节 立案 审查
-
一、审查内容
-
二、初查
-
三、审查期限
-
-
第三节 决定是否立案
-
一、立案
-
二、不予立案
-
-
第四节 移送案件
-
一、移送条件
-
二、移送程序
-
三、采取紧急措施
-
-
第五节 转为行政案件办理
-
第六节 对无法区分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
-
第七节 刑民交叉案件的办理
-
第八节 立案信息录入
-
-
第四章 回避和律师参与
-
第一节 回避
-
一、回避的条件
-
二、提出回避
-
三、决定回避
-
-
第二节 侦查阶段的律师参与
-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依法可从事的业务
-
二、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
-
-
-
第五章 现场勘验、检查
-
第一节 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
-
一、勘验、检查机构及其权限
-
二、指挥人员及其职责
-
三、勘验、检查人员及其职责
-
-
第二节 现场保护
-
一、现场保护的执行机构和人员
-
二、现场保护的基本措施和要求
-
三、对不同现场的保护方法
-
四、对现场不同客体的保护方法
-
五、现场保护中的紧急措施
-
-
第三节 勘验、检查的初步工作
-
一、现场访问
-
二、采取紧急措施
-
三、依法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
-
第四节 勘验现场
-
一、现场实地勘验、检查应当查明的情况
-
二、勘验、检查现场的工作步骤
-
三、现场勘验检查信息录入
-
-
第五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数据检查
-
一、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检查
-
二、电子数据的固定与封存
-
三、电子数据检查
-
-
第六节 活体及尸体检查
-
一、法医活体检查
-
二、法医尸体检查
-
-
第七节 提取和扣押现场证据
-
一、提取范围
-
二、提取方法
-
三、扣押
-
-
第八节 现场侦查实验
-
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
二、批准实验
-
三、进行实验
-
四、制作《侦查(现场)实验笔录》
-
-
第九节 现场分析
-
一、现场分析的内容
-
二、现场分析的目的
-
三、制作《现场勘验检查情况分析报告》
-
-
第十节 处理现场及复验、复查
-
一、现场处置
-
二、现场复验
-
-
-
第六章 侦查计划的制订及实施
-
第一节 制订侦查计划
-
一、制订侦查计划的要求
-
二、制订侦查计划的原则
-
三、制订侦查计划的方法
-
四、侦查计划的写作格式
-
-
第二节 摸底排队
-
一、摸底排队的内容
-
二、摸底排队的方法
-
-
第三节 控制赃物
-
一、犯罪嫌疑人销赃的渠道和方法
-
二、控制赃物的范围
-
三、控制赃物的方法
-
四、控制赃物应注意的问题
-
-
第四节 追缉堵截
-
一、追缉、堵截的适用范围
-
二、追缉的方法
-
三、堵截的方法
-
四、追缉、堵截的注意事项
-
-
第五节 跟踪监视
-
一、跟踪
-
二、监视
-
-
第六节 查缉
-
一、盘查
-
二、解救人质
-
-
第七节 技术侦查
-
一、适用对象
-
二、批准及实施期限
-
三、技术侦查的限制
-
四、技术侦查的特殊规定
-
-
-
第七章 侦查措施的适用
-
第一节 搜查
-
一、报批搜查
-
二、实施搜查
-
三、制作《搜查笔录》
-
-
第二节 扣押和调取证据
-
一、扣押
-
二、调取证据
-
三、保管、处理扣押、调取的证据
-
-
第三节 技术鉴定
-
一、确定鉴定门类和明确鉴定期限
-
二、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
-
三、呈报和批准鉴定
-
四、送交检材和进行鉴定
-
五、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
-
第四节 辨认
-
一、报批辨认
-
二、准备辨认
-
三、进行辨认
-
四、制作辨认笔录
-
-
第五节 查询、冻结
-
一、查询
-
二、冻结
-
-
第六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
一、传唤、拘传、提讯犯罪嫌疑人
-
二、讯问地点和讯问时间
-
三、讯问准备
-
四、进行讯问
-
五、讯问的技巧
-
六、制作《讯问笔录》
-
七、封存录音录像资料
-
八、接受书面供词
-
-
第七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
一、通知证人、被害人
-
二、询问地点
-
三、询问准备
-
四、进行询问
-
五、对不同对象的调查询问方法
-
六、制作询问笔录
-
-
第八节 通缉
-
一、报批通缉
-
二、制作通缉令
-
三、发布通缉令
-
四、补充和撤销通缉令
-
-
第九节 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
-
一、犯罪信息的采集
-
二、查询、检索、比对数据
-
三、网上追逃
-
四、网上跨区域办案协作
-
-
-
第八章 强制措施的适用
-
第一节 拘传
-
一、报批拘传
-
二、执行拘传
-
-
第二节 取保候审
-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
二、报批取保候审
-
三、保证人
-
四、保证金
-
五、执行取保候审
-
六、取保候审后案件的办理
-
七、解除取保候审
-
-
第三节 监视居住
-
一、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
-
二、报批监视居住
-
三、执行监视居住
-
四、监视居住后案件的办理
-
五、解除监视居住
-
-
第四节 刑事拘留
-
一、拘留的适用范围
-
二、报批拘留
-
三、执行拘留
-
四、及时讯问
-
五、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
-
六、拘留后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
-
七、对身份不明的被拘留人的处理
-
八、拘留后的处理
-
-
第五节 逮捕
-
一、逮捕适用条件
-
二、提请审查批准逮捕
-
三、执行逮捕
-
四、及时讯问
-
五、通知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者单位
-
六、逮捕羁押期限
-
七、不批准逮捕情形处置
-
八、对身份不明的被逮捕人的处理
-
九、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案件的办理
-
-
第六节 羁押
-
一、收押
-
二、提讯、提解
-
三、羁押期限届满通知
-
四、换押
-
五、羁押管理
-
六、释放被羁押人
-
-
第七节 强制措施适用的其他注意事项
-
一、法律手续的办理及变更问题
-
二、情况通知及说明问题
-
三、强制措施变更问题
-
四、对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适用强制措施的注意事项
-
-
-
第九章 审查判断证据
-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要求
-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一般要求
-
二、审查证据的步骤和方法
-
-
第二节 审查判断不同证据的要点
-
一、审查物证
-
二、审查书证
-
三、审查证人证言
-
四、审查被害人陈述
-
五、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
六、审查鉴定意见
-
七、审查勘验、检查笔录
-
八、审查视听资料
-
-
-
第十章 侦查终结
-
第一节 侦查终结的概念及条件
-
第二节 侦查期限的一般规定及计算
-
一、侦查期限一般规定
-
二、侦查期限的计算
-
-
第三节 侦查终结报批及立卷
-
一、制作呈请侦查终结报告书
-
二、报批侦查终结
-
三、装订立卷
-
四、移送审查起诉
-
五、对不起诉的处理
-
六、撤销案件
-
-
第四节 补充侦查
-
一、补充侦查期限
-
二、补充侦查后的处理
-
三、协助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
-
-
第十一章 刑事侦查案卷制作
-
第一节 卷内主要文书及归档要求
-
一、刑事侦查卷宗(诉讼文书卷)的主要内容
-
二、刑事侦查卷宗(证据材料卷)的主要内容
-
三、立案归档要求
-
-
第二节 卷宗审核
-
一、工作目标
-
二、工作要点
-
三、工作方法
-
四、工作流程
-
-
第三节 刑事侦查案卷法律文书填写及制作要求
-
一、基本栏填写的要求
-
二、叙述事实的要求
-
三、制作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基本要求
-
-
-
第十二章 刑事侦查案卷法律文书样态及范本
-
第一节 刑事侦查卷宗(诉讼文书卷)范本
-
一、刑事侦查卷宗封面
-
二、扉页(空白页)
-
三、卷内文书目录
-
四、强制措施部分
-
五、侦查措施部分
-
六、结案部分
-
七、封底(空白页)
-
-
第二节 刑事侦查卷宗(证据材料卷)范本
-
一、刑事侦查卷宗(封面)
-
二、扉页(空白页)
-
三、犯罪嫌疑人正面半身免冠照片
-
四、卷内文书目录、制作提示语
-
五、受案、立案部分
-
六、律师参与诉讼部分
-
七、口供部分
-
八、证据部分
-
九、侦查取证部分
-
十、其他材料部分
-
十一、其他相关材料
-
十二、封底(空白页)
-
十三、其他常用文书
-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