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新文學史(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0566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歷時十二載,陳芳明的巨作《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十年的群聲並起,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殷殷期許。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這本千迴百轉的文學史;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本書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新世代致意。台灣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全書共分二十四章。下冊始自第十七章,迄於第二十四章。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十週年紀念新版因應十年來的文壇變革,適度增補、修訂原書中之不足,盼使讀者對台灣文學史有更完整的了解。書末除附錄台灣文學大事年表,扼要記載台灣文學發展的面貌,更新增歷史事件與專有名詞、作品與文獻以及人名索引,方便讀者比對查找。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第十七章 台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
    • 台灣女性詩學的營造
    • 台灣女性散文書寫的開創
    • 台灣女性散文的現代主義轉折
  • 第十八章 台灣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
    • 《台灣文藝》:日據時代與戰後世代的傳承
    • 鍾肇政:台灣歷史小說的創建與擘劃
    • 葉石濤:本土文學理論的建構
    • 笠詩社的集結:從現代主義到寫實主義
    • 挖掘政治潛意識
  • 第十九章 台灣鄉土文學運動中的論戰與批判
    • 鄉土文學之匯流成為運動
    • 新世代詩社與新詩論戰
    • 新詩論戰的延續:《秋葉》與《家變》受到批判
    • 蘋果與玫瑰:帝國主義的批判
    • 一九七七年:鄉土文學論戰的爆發
    • 季季的意義:鄉土與現代的結合
    • 一九七○年代台灣小說的前行代
  • 第二十章 一九七○年代台灣文學的延伸與轉化
    • 宋澤萊小說藝術的成就
    • 戰後世代本地作家的本土書寫
    • 鄉土文學運動中的詩與散文
    • 一九七○年代朱西甯、胡蘭成與《三三集刊》
  • 第二十一章 一九八○年代台灣邊緣聲音的崛起
    • 台灣文學正名論的展開
    • 一九八三:性別議題正式登場的一年
    • 台灣同志文學版圖的擴張
    • 台灣政治小說崛起的意義
    • 原住民意識的覺醒及其文學
    • 散文創作與自然書寫的藝術
  • 第二十二章 眾神喧譁:台灣文學的多重奏
    • 一九八○年代後現代詩的豐收
    • 後現代小說的浮出地表
    • 一九八○年代回歸台灣的海外文學
    • 馬華文學的中國性與台灣性
  • 第二十三章 台灣女性文學的意義
    • 施叔青小說的歷史巨構
    • 台灣女性小說的崛起及其特色
    • 一九八○年代台灣女性詩的特質
    • 從漂泊旅行到自我定位的台灣女性散文
  • 第二十四章 下一輪台灣文學的盛世備忘錄
    • 齊邦媛與王德威的文學工程
    • 一九九○年代至新世紀的文學造詣
    • 迎接新世紀的文學盛世
  • 台灣新文學史大事年表
  • 歷史事件與專有名詞索引
  • 作品與文獻索引
  • 人名索引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