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但凡一個偉大的民族,必然有它的「國史」。中國作為一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國家,上下五千年,也有自己的「國史」。單就中國的現代史而言,當中便已包含了諸多內容,但立憲史或憲制史,一定佔據要津之地位,它關涉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生成與發展,惟當今學術界對此的研究奇缺。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共十六講,着重以「政治憲法學」的方法, 探討中國早期現代的制憲史。作者從晚清變法說到19 49年的《共同綱領》,歷時一百餘年,詳盡分析與展示那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文本、人物、理念、思想及制度,呈現出一個制憲進程的歷史演變。至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共十六講,着重以「政治憲法學」的方法, 探討中國早期現代的制憲史。作者從晚清變法說到19 49年的《共同綱領》,歷時一百餘年,詳盡分析與展示那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文本、人物、理念、思想及制度,呈現出一個制憲進程的歷史演變。至
- 序言
-
第八講 中華民國肇始
-
第一章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第一節 《臨時約法》的憲法意義
-
第二節 兩部憲法性法律及其關係
-
-
第二章 中華民國肇始
-
第一節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言》
-
第二節 袁世凱與民國大總統
-
-
-
第九講 北洋政府憲制及其失敗
-
第一章 北洋政府與《天壇憲草》
-
第一節 民初十年制憲
-
第二節 《天壇憲草》及其失敗
-
-
第二章 《曹錕憲法》與北洋政府制憲終結
-
第一節 《袁記約法》及其他
-
第二節 《曹錕憲法》的成與敗
-
-
-
第十講 國民革命
-
第一章 南方政府與《建國大綱》
-
第一節 南方政府的演變
-
第二節 黨國崛起
-
第三節 孫中山的《建國大綱》
-
-
第二章 國民政府與國民革命
-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建立
-
第二節 國民革命與北伐
-
-
-
第十一講 國共分裂與國民政府
-
第一章 共產黨與中國革命
-
第一節 國共合作與分裂
-
第二節 共產黨與中國革命
-
-
第二章 國民黨與「五五憲草」
-
第一節 國民黨第三次全代會
-
第二節 《五五憲草》評議
-
-
-
第十二講 抗戰建國
-
第一章 抗戰時期的憲政發軔
-
第一節 《抗戰建國綱領》
-
第二節 國民參政會
-
-
第二章 憲政運動的發展
-
第一節 憲政期成會修草
-
第二節 《期成憲草》評議
-
-
-
第十三講 《和平建國綱領》與《政協憲草》
-
第一章 《和平建國綱領》
-
第一節 雙十協定
-
第二節 《和平建國綱領》
-
-
第二章 政治協商會議與《政協憲草》
-
第一節 政治協商會議
-
第二節 《憲草修改原則》風波
-
-
-
第十四講 中華民國憲法
-
第一章 《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
-
第一節 民國憲法小史
-
第二節 制憲國民大會概要
-
第三節 張君勱起草《憲法草案》及其審議通過
-
-
第二章 《中華民國憲法》釋義
-
第一節 《中華民國憲法》主要內容
-
第二節 《中華民國憲法》評議
-
第三節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頒佈與廢止
-
-
-
第十五講 《共同綱領》
-
第一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論
-
第一節 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
-
第二節 革命建國的「三大法寶」
-
-
第二章 《共同綱領》
-
第一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第二節 《共同綱領》的制定
-
第三節 《共同綱領》釋義
-
-
-
第十六講 百年憲制與憲制中國
-
第一章 百年中國憲制史
-
第一節 戰爭、革命與憲法創制
-
第二節 黨國體制演變史
-
第三節 中國憲制史的複調結構
-
-
第二章 中國憲制何處去?
-
第一節 「中國人民」的憲制意義
-
第二節 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
-
-
- 後記
- 綜合閱讀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