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當「字面意思」變成「我不是那個意思」⋯⋯你必須讀懂螢幕圖文、數位語言背後的真實意思。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412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挺身而進》作者、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
最會說故事的行銷大師塞斯‧高汀(Seth Godin)     鄭重推薦

◎同事都不接電話也不回電,卻來我的臉書按讚。他這是什麼意思?
◎研究顯示,線上會議時,就算當事人的反應只延遲不到2秒,仍被視為不專心。
◎老闆只是回一句:「OK。」為什麼公司裡每個人都緊張兮兮?

面對面時,我們可以藉由對方的肢體語言,猜測他的心思,
例如,當他摸下巴、頭偏一邊,代表他正在思考;
說話時身體一直往前傾,手臂不盤胸,代表這個人想積極參與。
但如果你們彼此的溝通不是透過嘴和身體,而是文字呢?
你要如何避免字面意思被誤解,省去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

本書作者艾芮卡.達旺是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雙碩士,
她的著作曾在美國企業閱讀書目名單中,被推選為第一名的讀物。

她說,社交軟體和只看到臉的線上會議,優點是快,
但少了判讀情緒的依據(動作、表情和口氣)。
本書就是要幫你,即使透過電子郵件、視訊、即時訊息、簡訊等媒介,
也能正確解讀螢幕背後的圖文真實訊息。

◎隔著螢幕,文意、情緒如何精準表達?
一對情侶用簡訊吵架,有一方寫下:「我們結束了嗎?」
是指吵架結束了,還是感情結束了?數位溝通,有50%的語氣被詮釋錯誤,
所以你的訊息要短,但又不能短到不清楚。

◎標點和表情符號,一個訊號經常各自表述:
你請同事協助,有人回「好!」,有人回「好……」,誰更願意幫忙?
表情符號也會惹爭議,豎大拇指可能是比讚,也可能代表「去你的」。
驚嘆號的使用很容易讓人情緒滿滿!!!!!沒事的話用一個就好。
很多人愛用刪節號,但這會給人諷刺的感覺。(很多長輩很愛)

◎這些無意義的虛詞,少用,或根本不要用:
「我的感覺是……我覺得也許……我只是要……」,這些字眼都會削弱你的自信。
「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情要忙……」,但萬一對方根本不忙呢?
還有,將團隊工作成果呈交給主管時,
使用「我」而非「我們」,恐怕會害你得罪很多人。

如果你身處外商,開會對象遍及好幾國語言與文化,怎麼溝通最安全?
有4種方法,不同性別、世代、文化背景下都適用。

那些說話有分量、功勞獲認可、做事有效果的人,
究竟如何發送他們的訊號和線索?
這是一本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的全方位行動指南。
  • 推薦序一 光是一句「這是什麼意思?」,也有多種解讀/張忘形
  • 推薦序二 一場疫情,造成許多產業巨變,我們又該如何應變?/王東明
  • 導言 他不回我電話,卻在臉書按我讚,什麼意思?
  • 第一部 當「字面意思」變成「我不是那個意思」
    • 第1章 隔著螢幕,文意、情緒如何精準表達?
      • 電子郵件,有五○%的語氣被詮釋錯誤
      • 造成數位斷鏈的五大原因
      • 停頓,代表你思考過;按讚表示同意
      • 寫對別人的名字,是最起碼的尊重
      • 訊息要短,但又不能短到不清楚
      • 他真的是這個意思嗎?別太鑽牛角尖
      • 主管大忌:下班後傳訊息突襲部屬
    • 第2章 太快回、太慢回、甚至不回,都讓人壓力山大
      • 怎麼詮釋模糊訊息?釐清兩個問題
      • 「我知道您真的很忙碌」,要是對方其實不忙呢?
      • 直覺反應會誤事,多想一下再回信
      • 你怎麼解讀,取決於你的認知
      • 文字太簡短,反而造成誤會
      • 想跟進後續,別寫:「根據我上一封郵件」
      • 對方已讀不回,是忘記還是故意?
      • 態度改變,說「謝謝」不只是道謝
      • 問候語、結語和署名,表露個性和階級
    • 第3章 標點和表情符號,一個訊號經常各自表述
      • 半夜發送會議邀請,員工嚇壞了!
      • 想周延回答就用電子郵件
      • 你也有電話恐懼症嗎?越年輕越嚴重
      • 視訊開會,有人愛搶話,有人停頓太久
      • 「好!」和「好......」,誰更願意幫忙?
      • 驚嘆號讓我情緒滿滿!!!!!!!!
      • 驚嘆號,用一個就好!
      • 表情符號也會惹爭議,小心被告
      • 豎大拇指可能是比讚,也可能是「去你的」
      • 被句點搞瘋-那句「好。」是在生氣?
      • 老一輩愛用刪節號......數位時代應避免
      • 「你在辦公室嗎?」VS.「你在辦公室嗎???」
      • 大寫字(粗體字)表事情重大
      • 回覆得越慢,對方越覺得被冷落
      • 收件者、副本、密件副本、全部回覆,到底該寄給誰?
      • 你的名字、頭像、信箱,都在告訴別人你是誰
  • 第二部 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
    • 第4章 尊重不能放心裡,怎麼用螢幕表現出來?
      • 你不尊重別人時間,別人也不必尊重你
      • 我問你找哪天談談,你怎麼回我「好」?
      • 這樣表現重視,別人最有感
      • 掌控時間,就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
      • 六五%人會在線上會議時做其他工作
    • 第5章 三思而後「打字」,三思而後「貼圖」
      • 既要讓人讀懂,也要照顧到心情
      • 什麼時候應該換個溝通工具?
      • 傳遞訊息該考慮「三度」空間
      • 長度、複雜度、熟悉度,三者兼顧
      • 承諾越具體越有力
    • 第6章 當彼此不再面對面,團隊要怎麼合作?
      • 持續彙報進度,務求所有關聯者都在消息圈
      • 不斷更正的訊息,消磨眾人信心
      • 「我只是想確定......」,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 對待虛擬會議彷若親身參與
    • 第7章 當所有對話變成文字,沒有人敢放心說真話
      • 彼此信任?太多主管只說不做
      • 領導者的職責,是讓員工免於恐懼
      • 負面骨牌效應,部屬會有樣學樣
      • 創造心理安全感,放心說真話
      • 領導人不是萬能,要強調自己的不足
      • 十二個問題,檢測團隊信任程度
  • 第三部 數位肢體語言的世代分歧
    • 第8章 這些無意義的虛詞,不要用
      • 男性追求地位,女性強調親密感 
      • 承認你自己的性別偏見-我們都有
      • 「你想要執行該計畫嗎?」這樣對員工講話OK嗎?
      • 指明人、事、時,解決語氣投射問題
      • 「我只是要......」,不必凡事小心翼翼
      • 找對工具,聽聽常被忽略的意見
      • 潛在性別偏見-電話推銷成功數,是面對面的兩倍
      • 強化他人聲音,避免某群體「獨大」
      • 更改求才說明,優秀人才應徵率多二五%
      • 男性和女性,誰更愛對別人說教?
    • 第9章 我習慣打電話,你卻回簡訊給我-沒有誰對誰錯的世代差距
      • 數位原住民VS.數位調適者
      • 我習慣打電話,你卻希望收到簡訊
      • 擁抱表情符號,看到老媽傳也不驚訝
    • 第10章 跨國開會,怎麼溝通最安全?
      • 高情境文化語焉不詳,低情境文化直截了當
      • 對話中,你能忍受多久的沉默?
      • 對於名字,我們腦中已有一套既定印象
      • 面對不同語言文化,好奇、改正、學習
      • 電子郵件招呼語,用「嗨」最安全
      • 成員國籍、年紀、語言差很多,要怎麼管理?
      • 四種方法,不同性別、世代、文化背景下都適用
  • 附錄 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行動指南
  • 結語 外向不再是優勢,內向者也可展現自己
  • 謝辭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