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管子(約西元前七二五年~前六四五年),即管仲,名夷吾,春秋時期齊國大政治家。
除其他史書外,現今所存《管子》為後人託名所做。管子在齊執政四十年,
輔佐齊桓公厲行改革、富國強兵,其九會諸侯、一匡天下的豐功偉業和民為邦本、禮法並用、
通商惠賈、開放務實的深邃思想,贏得了世人的謳歌和後人的禮讚。管子的一生,
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
《管子》共八十六篇,其中十篇亡佚,實存七十六篇,兼有戰國、秦、漢的文字,
集有一批「管子學派」的思想和理論,後人認為它絕非一人一時所作。
《管子》內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為主,兼有儒家、兵家、縱橫家、農家、
陰陽家的思想,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軍事、外交和個人修養、
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被學者視為「百家爭鳴的高潮」時期的代表作,曾經達到「家有之」的程度。
《管子》一書雖非管子所作,但書中記錄的都是管子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子是一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指出全國上下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認為國家治理得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
管子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
管子十分重視人才的任用,他主張「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苟大意得,不以小缺為傷」,「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獘其羽翼」。他認為君主不能事必躬親,要懂得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並根據其品德才能、功績貢獻來任官授爵。
管子的思想中還有許多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他重視為人處世的方法,他說「寧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信也者,民信之」,「吝於財者失所親」,「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
管子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當然,管子是春秋時代的歷史人物,所以他也有歷史局限,如為齊桓公創立霸業而加重人民的負擔、在改革中主要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等。雖然如此,管子仍不失為一位智者,對歷史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本書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全書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論闡釋外,還選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進行解說,並附有點評加以畫龍點睛,使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快速領略《管子》的智慧精髓。
除其他史書外,現今所存《管子》為後人託名所做。管子在齊執政四十年,
輔佐齊桓公厲行改革、富國強兵,其九會諸侯、一匡天下的豐功偉業和民為邦本、禮法並用、
通商惠賈、開放務實的深邃思想,贏得了世人的謳歌和後人的禮讚。管子的一生,
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
《管子》共八十六篇,其中十篇亡佚,實存七十六篇,兼有戰國、秦、漢的文字,
集有一批「管子學派」的思想和理論,後人認為它絕非一人一時所作。
《管子》內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為主,兼有儒家、兵家、縱橫家、農家、
陰陽家的思想,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軍事、外交和個人修養、
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被學者視為「百家爭鳴的高潮」時期的代表作,曾經達到「家有之」的程度。
《管子》一書雖非管子所作,但書中記錄的都是管子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子是一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指出全國上下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認為國家治理得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
管子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
管子十分重視人才的任用,他主張「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苟大意得,不以小缺為傷」,「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獘其羽翼」。他認為君主不能事必躬親,要懂得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並根據其品德才能、功績貢獻來任官授爵。
管子的思想中還有許多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他重視為人處世的方法,他說「寧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信也者,民信之」,「吝於財者失所親」,「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
管子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當然,管子是春秋時代的歷史人物,所以他也有歷史局限,如為齊桓公創立霸業而加重人民的負擔、在改革中主要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等。雖然如此,管子仍不失為一位智者,對歷史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本書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全書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論闡釋外,還選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進行解說,並附有點評加以畫龍點睛,使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快速領略《管子》的智慧精髓。
- 版權資訊
- 序言
- 管子生平
-
一 不以自己的好惡識人
-
無小智,惕而有大慮。
-
-
二 凡事應當機立斷
-
時至則為,過則去。
-
-
三 領導者不能事必躬親
-
獨任之國,勞而多禍。
-
-
四 用人當用所長
-
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
-
-
五 人才的評價準繩
-
鳥飛準繩
-
-
六 不得罪於小人
-
寧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
-
-
七 與人交往必須真誠
-
烏集之交
-
-
八 視時間如生命
-
昔之日已往而不來矣。
-
-
九 做人做事的四個禁忌
-
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
-
-
十 成功之後謹防鬆懈
-
無成有貴其成也,有成貴其無成也。
-
-
十一 領導者切忌結黨營私
-
不約束,不結紐。
-
-
十二 凡事必須注意的三點
-
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
-
-
十三 不要輕視別人
-
毋少少,毋賤賤。
-
-
十四 日常養生三原則
-
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
-
-
十五 做人要信守諾言
-
信也者,民信之。
-
-
十六 樹立遠大的志向
-
遠大志向
-
-
十七 人不能貪圖安逸
-
沉於樂者洽於憂,厚於味者薄於行。
-
-
十八 善於聽取下屬的意見
-
兼聽則明
-
-
十九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
-
-
二十 領導者切忌越權
-
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獘其羽翼。
-
-
二十一 為人處世要心平氣和
-
心平氣和
-
-
二十二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鴻鵠將將,維民歌之。
-
-
二十三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
過猶不及
-
-
二十四 領導者應關心愛護下屬
-
得人之心而為紀
-
-
二十五 懂得激勵下屬
-
激勵
-
-
二十六 入鄉隨俗
-
隨時而變,因俗而動。
-
-
二十七 切忌好高騖遠
-
切忌好高騖遠
-
-
二十八 做人不能吝嗇
-
吝於財者失所親。
-
-
二十九 領導者不可心存偏見
-
如地如天,何私何親?
-
-
三十 以溝通促進「人和」
-
上下不和,雖安必危。
-
-
三十一 遠離懶惰
-
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
-
-
三十二 「殺雞儆猴」的策略
-
殺雞儆猴
-
-
三十三 競爭中的「障眼法」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
三十四 做事必須選擇正確的時機
-
令有時。
-
-
三十五 不要忽視對權力的監督
-
權力監督
-
-
三十六 有備才能無患
-
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
-
三十七 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
以人為本
-
-
三十八 調查的重要性
-
行此道也,國有常經,人知終始。
-
-
三十九 切忌任人唯親
-
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
-
-
四十 「予之為取」的管理之道
-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