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世界大戰:20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沒落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1909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何以二十世紀特別殘忍?
是因為我們各類族群有基因上的差異嗎?
還是經濟蕭條與貧富差距擴大?
或者因為這時代的政治意識形態更加極端地不相容?

本書縱論二十世紀人類的武裝衝突與血腥暴力的奇特現象,探討何以戰爭行為在20世紀出現頻率之高、受此影響人數之多都是史無前例的!在一九○○年之後的百年,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世紀,就相對值以及絕對值而言,都較之前的時代來得更是暴力。因為,二十世紀不是只有兩次世界大戰而已,韓戰、越戰、以阿戰爭….。二十世紀有十六場犧牲百萬人以上的衝突(戰爭、內戰、族群屠殺以及繁多的大規模殺戮),死亡人數介於百萬到五十萬之間的有六場;還有十四場的衝突損失了五十萬到二十五萬之間。造成二十世紀無疑地獨一無二的第二項特徵,是那明顯身為文明社會的領導者,竟能夠釋放出他們公民同胞那最原始的謀殺本能。德國人不是亞馬遜森林的印地安人。然而在一位由民主政治選出的領導人之下,配備工業化的武器,在東歐所進行的戰爭,好像是被真正史前的動機所驅動。正是這種發展,所以威爾斯已經在他的《世界間的大戰》中朦朧、但本能地預見到。讓威爾斯的火星人如此令人厭惡、如此恐怖,但卻又如此吸引人,正是火星人結合了謀殺傾向及科技發展,就像擁有死光的自私基因。這些正是二十世紀人在進行這世界裡的內戰時,所流露出的特質。

對於部份區域的人而言,二十世紀的戰爭時期不過為時五十年(1904年的日俄戰爭到韓戰結束的1953年),然而根據戰爭相關計畫資料庫(Correlates of War Project),在一九○○年到一九九○年之間,總計至少有兩百場國際戰爭或是內戰。二十世紀下半葉並沒有比較和平,只是發生暴力的地點改變了,美蘇兩強不再直接對上、改以代理人在邊緣戰場交戰。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八三年爆發了一百場以上的戰役,有一千九百萬人喪生。那麼蘇維埃帝國解體後,世界就此平靜?

我們喜歡將一九八九年的革命想成是二十世紀的高潮大結局,一個標記西方大獲全勝以及意識型態的快樂結局時刻。隨著東歐共產主義的崩潰,以及兩年之後蘇聯本身的瓦解,許多人都結論說西方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終於贏得勝利。一些人期望新世界秩序,其他人則提及歷史的終結。…簡言之,世界大戰似乎終於結束。但巴爾幹的事件很快地便嘲笑這歷史的快樂結局。南斯拉夫的各民族似乎轉身背對著這自由資本主義的美麗新世界。在東歐共產主義崩潰的數月內,他們在以殘酷對待平民以及系統性「就地淨化」(ciscenje terena)為特色的繼承戰爭中,將他們的國家撕裂。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機構估計在過去十年有超過一百場的武裝衝突,其中有二十場在一九九九年仍然繼續進行。所以「歷史不曾終結」,聲稱二十一世紀將迎來西方(民主憲政與資本主義)的全面勝利更顯得蒼白。
  • 導論
    • 致命的世紀
    • 基因庫
    • 離散及限制區
    • 種族模因
    • 血緣的邊界
    • 經濟波動及其不滿
    • 帝國國家
    • 西方的沒落
    • 五十年戰爭
  • 第一部份 火車大對撞 The Great Train Crash
    • 第1章 帝國與種族 Empires and Races
      • 9/11/01
      • 舊帝國
      • 種族混合
      • 猶太「問題」
      • 反猶經濟學
      • 德國人的離散
      • 閃亮的世界
    • 第2章 東方快車 Orient Express
      • 黃禍與白禍
      • 對馬
      • 馬克思主義轉向東方
      • 集體屠殺
      • 俄羅斯轉向西方
    • 第3章 斷層帶 Fault Lines
      • 在魯里坦尼亞王國之死
      • 戰爭的震撼
      • 不列顛和平的結束
      • 薩克斯—科堡王朝
      • 將軍們的戰爭
    • 第4章 戰爭的傳染 The Contaqion of War
      • 世界大戰
      • 德國人何以輸掉
      • 同袍
      • 戰壕裡的仇恨
      • 投降
      • 在東邊的戰爭
    • 第5章 民族墳場 Graves of Nations
      • 紅色瘟疫
      • 重劃地圖
      • 帝國的死亡陣痛
      • 民族墳場
  • 第二部份 帝國國家 Empires-States
    • 第6章 計畫 The Plan
      • 從爵士到藍調
      • 同路人
      • 大區域
      • 屠殺民族
    • 第7章 外人 Stranqe Folk
      • 領導者談話
      • 墨索里尼的時刻
      • 希特勒兄弟
      • 在「民族共同體」之中
      • 對血緣的罪
      • 保護血統
      • 到哪裡?
    • 第8章 一個偶然的帝國 An Incidental Empire
      • 生存空間
      • 另一個島國的故事
      • 「唯一的出路」
      • 癬疥之疾
      • 中國的戰爭
    • 第9章 護衛那無法護衛的 Defending the Indefensible
      • 先發制人的機會?
      • 姑息政策的戰略理由
      • 姑息政策的經濟理由
      • 可恥的孤立
      • 姑息政策的社會性質
    • 第10章 和平的慈悲 The Pity of Peace
      • 一個遙遠的國家
      • 一九三八年九月
      • 沒打的戰爭
      • 戰爭的經濟理由
      • 走向崩潰
      • 姑息政策的結束
  • 第三部份 殺戮空間 Killing Space
    • 第11章 閃電戰爭 Blitzkrieg
      • 閃電戰爭
      • 「讓混亂橫行」
      • 希姆萊城
      • 魔多
    • 第12章 透過鏡像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 煎鍋與烈火
      • 集權主義的兩個面貌
      • 序曲
      • 猴子賭注
      • 巴巴羅莎
    • 第13章 殺人者與勾結者 Killers and Collaborators
      • 東部總合計畫
      • 滅絕的戰爭
      • 犯罪者
      • 鄰居
      • 希特勒的大熔爐
      • 受污染的帝國
    • 第14章 地獄之門 The Gates of Hell
      • 種族世界秩序
      • 強暴
      • 傀儡
      • 日本轉南進
      • 珍珠港的邏輯
      • 離心漩渦
      • 囚犯和勾結合作者
  • 第四部份 玷污的勝利 A Tainted Triumph
    • 第15章 戰爭的滲透 The Osmosis of War
      • 奧斯維茲與廣島
      • 被想像出的勝利
      • 對聯盟的分析
      • 深度的戰爭
      • 至死方休
    • 第16章 故障 Kaputt
      • 惡魔的黃昏
      • 償債
      • 「小男孩」
      • 屠宰場四十五號
      • 沒有終止的戰爭?
    • 尾聲 西方的沒落 The Descent of the West
      • 落跑雞
      • 第三世界的戰爭
      • 尼克森在中國
      • 世界重新導向
  • 附錄 從歷史視角看世界大戰 Appendix The War of the World Hustorical Perspective
  • 史料及書目 Sources and Bibliography
  • 誌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