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兩性平等,也能兼顧差異?老媽對家庭的付出,是愛的表現還是另類的被剝削?如果生養子女是女人的天職,那男人呢?在科學和藝術領域中,天才是如何誕生的?本書將從自由主義的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等觀點,帶領讀者一同了解哲學和性別之間,有時碰撞、有時猜忌、有時和平相處、有時鬧到要分手的思辯過程。希望讀者朋友在了解女性主義者為女性發聲的奮鬥歷史之後,也能一起思考:兩性之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對待,是否能更和諧、更多元?
- 哲學人的哲學事──序言
- 寫在前面:女性主義的「助產術」
- 0.從西蒙.波娃開始
-
1.「平等」可以兼顧「差異」嗎?──自由主義的女性主義
-
1.1 看「科學怪人」的外婆如何教育盧梭的「蘇菲」小姐:追求教育的平等
-
1.2 「女性參與社會」的兩種不同方式:密爾vs.泰勒
-
1.3 20世紀的女性主義如何發展追求「平等」的新議題?
-
1.4 自由主義的女性主義哲學的內部爭議:從「平等」到「差異」
-
-
2.是愛還是勞動?──馬克思主義的女性主義
-
2.1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對資本主義的批評
-
2.2 恩格斯對女性受壓迫的歷史考察
-
2.3 如何解決女性在家庭內的被剝削?
-
-
3.生養子女是女人的「天職」嗎?──激進女性主義
-
3.1 「生殖」:女性的災難還是福祉?
-
3.2 「母職」:陷阱還是解放?
-
3.3 激進女性主義者的解放之道:「陰陽同體」與女同性戀實踐
-
-
4.性別與倫理
-
4.1 「不同的聲音」:女性的道德觀
-
4.2 不同的「關懷倫理」
-
4.3 吉利根之外:愛美也是女人的「天性」嗎?
-
-
5.性別與科學
-
5.1 科學、權力與性別
-
5.2 「女科學家」是可能的嗎?
-
5.3 女性科學的方法論和知識論
-
-
6.性別與藝術
-
6.1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
6.2 女性藝術家的生存之道與策略
-
6.3 性別、觀看與權力
-
- 結語:究竟有幾種女性主義?
- 版權宣告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4610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