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重估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出版日期
2021/0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68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五四運動一百週年,12位名家學者深入探究當時知識分子對於文化與政治議題的討論,以及五四之後的「紀念政治」,重新省思五四運動在中國現代史上的意義與啟示。 2019年為五四運動一百週年,為反省此一運動在中國現代史上的意義及其對未來之啟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在兩年前開始舉辦一系列的學術活動,這一本論文集是以其中的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編輯而成。 長久以來,五四被視為現代中國政治、文學、思想、藝術乃至日常生活的轉捩點,本書以五四時期中國知識分子對於文化、政治議題之討論為焦點,並延伸至五四之後的「紀念政治」,彰顯五四時期作為現代中國文化演變的關鍵時期。 本書涉及的人物包括嚴復、林紓、梁啟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傅斯年、錢穆、杜亞泉、張東蓀、施存統等人。各文透過思想內涵的描述或思想交涉之闡發,探索新舊之間矛盾衝突、交融互釋,進而走向一個以現代民族主義為中心,追求「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的新時代,在此同時也有學者開始思索民主、科學與愛國的侷限性。 作為一個象徵符號,五四不僅是現代中國的起點,更是猶待努力的未竟之業。
  • 導論:文化的政治‧政治的文化
  • 第一篇 轉型中的知識分子
    • 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內在張力:嚴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舊派中的新派」
    • 「打鬼」與「招魂」:胡適錢穆的共識和分歧
  • 第二篇 再探李大釗
    • 從文化與政治解讀五四前後的李大釗
    • 「心力」、「民彝」與政治正當性─以民國初年李大釗的思想為中心
    • 鍛造「政治民族」─李大釗「新中華民族主義」的理論意涵
  • 第三篇 重構中國
    • 五四與近代中國的「空間國族化」
    • 建構「中華民國之人」:五四運動前(1912-1919)教科書的表述
    • 重構中國文明體系:新文化運動後期的政治與文化論述
    • 五四後中國家庭變遷的思考─從施存統的「非孝」談起
  • 第四篇 紀念五四
    • 紀念「五四」的政治文化探幽─1949年以前各大黨派報刊紀念五四運動的歷史圖景
    • 作為集合事件的「五四運動」:五四的概念化與歷史書寫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