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緣身,是女身臨世,穿歷世界的牆壁。
生而女身,感於物而動,思考不僅顱內的精神風暴。文潔華討論哲學、藝術與美感,從不抽離成長經驗與個人歷史。緣身記,是文潔華投身於世界的所有真實體會。作者在香港性別社會化過程中成長,肉身因三次手術而邃變,因歲月而多情,情愫、脆弱與思考交織成更敏銳的觸覺,感應藝術作品、體驗美感,形塑肉身存在的厚度,藉文字拼湊一番。
緣身記,源於女身思考,集「我愛我在」與「我思我在」於一身。其中不乏光影記憶、藝術館的震撼和旅途上的彩虹,還有與親愛之人的偶遇與殊途,皆是肉身結起的緣。七十七篇散文,七十七場哲學沉思,匯漩文潔華大半生的女身思考。
生而女身,感於物而動,思考不僅顱內的精神風暴。文潔華討論哲學、藝術與美感,從不抽離成長經驗與個人歷史。緣身記,是文潔華投身於世界的所有真實體會。作者在香港性別社會化過程中成長,肉身因三次手術而邃變,因歲月而多情,情愫、脆弱與思考交織成更敏銳的觸覺,感應藝術作品、體驗美感,形塑肉身存在的厚度,藉文字拼湊一番。
緣身記,源於女身思考,集「我愛我在」與「我思我在」於一身。其中不乏光影記憶、藝術館的震撼和旅途上的彩虹,還有與親愛之人的偶遇與殊途,皆是肉身結起的緣。七十七篇散文,七十七場哲學沉思,匯漩文潔華大半生的女身思考。
- 序:女身思考
-
輯一 緣身集
-
翻譯中的性別
-
性別與「真誠假裝」
-
性別與暴力
-
中國女諸生
-
《 格雷的五十道色戒》的客體化
-
齒合美學
-
赤足舞蹈的衝擊
-
表現性力場
-
內窺鏡創造《陌生身體》
-
冒着生命危險的身體藝術
-
阿巴拉莫維的「在場」
-
後中年的經驗主義
-
法國哲學家杜科曼泰莉之死
-
歷史的維度裡生存—《從前.現在.未來》
-
寶雯難以取代的積琪蓮
-
黑暗與皮肉之身
-
前人類與後人類
-
《慾望鬱金香》:慾望救贖
-
《七月與安生》:浪人的流徙生活
-
《美麗女狼》:魔性與自由
-
《金曲金后》:自知之明
-
女性主義藝術的先鋒聖法拉
-
周綠雲:腕不虛,畫非是
-
《金門銀光夢》:中國第一位膽色過人的女導演
-
上帝創造女人
-
乳房的故事
-
布烈坦妮的決定
-
最美麗的死亡
-
俱往矣
-
在風裡的仍是箏
-
庭園深深
-
露薏絲安納現代藝術館:段段文化史
-
瀨戶內藝術祭:對藝術品一致的尊重
-
豊島美術館:水天一色
-
-
輯二 影像是關係的傑作
-
影像是關係的傑作
-
紀錄印尼大屠殺的電影:《沉默之像》
-
《 書中方一頁,世上五十年》:《紐約書評》的作家群像
-
史詩式的《出埃及記》
-
弄假成真,瞞天過海:抄畫成為《大偽術家》
-
《山本六十五》:耐人尋味的日本軍官
-
《狂野行》:自我治療與身心平衡
-
《高第聖家堂》:平凡生活、超凡視野
-
《羅浮宮法國瘋》:重溫一段遺忘了的藝術史
-
寇比力克:人之沉淪與自救
-
添布頓的怪異與真實
-
《驕子會》:牛津之少年輕狂
-
停頓的光影
-
光影與希望
-
-
輯三 我思故我高
-
《 我思故我高》:動畫喬姆斯基
-
偶然律與必然律
-
同在與共在
-
物物有美、美美與共
-
亮麗的肉身
-
充滿憤怒的城市
-
發展憤怒
-
寬恕與差異
-
窮智見德
-
私隱的倫理
-
審美疲勞
-
極簡藝術的謙卑
-
完成內心的《湯姆歷險記》
-
生的關鍵詞
-
-
輯四 回到情愫
-
回到情愫
-
李志超二、三事
-
念故人
-
消失的兒童
-
父母往哪裡去了
-
急活與慢活
-
浪跡與慢活
-
逃避現實
-
台上台下,受壓迫者怒滾狂舞
-
教與自由
-
自由是注定地不斷的自我選擇
-
歷史的債務
-
為何作傳
-
生死任務:泰然與釋然
-
生之事皆愛與誠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874161/7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