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科技使海權產生革命性的劇變,改變海上防禦與攻擊的平衡態勢,制海難度提高,海上拒止轉而容易。中國大陸正運用飛彈、空、海、反衛星與網路戰等技術,達成反介入與區域拒止,更透過目標標定與網路鏈結技術威脅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水面艦隊,大有與美國競逐西太平洋海權之勢。 由於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經濟高度依存,也擁有共同的安全貿易利益,加上全球經濟整合、科技變革、中國大陸實力壯大以及地緣戰略重心轉移,雙方實應尋求海上合作,而建立多邊的海上安全機制(如東亞海上夥伴關係)或許是可行之道。
- 前言
- 序
- 摘要
- 謝詞
- 縮語
-
第一章 導論
-
海權與西太平洋:重要性、範疇及定義
-
中國大陸、美國及海權動態
-
科技變革
-
海洋公域
-
地緣政治
-
地理
-
本書結構
-
-
第二章 理論與歷史教訓
-
海權的要素
-
海權的今與昔
-
英、美海軍關係
-
英、德海上競爭與衝突
-
日本與美國
-
從理論和歷史得到的教訓
-
-
第三章 美國與中國大陸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和海權
-
引言
-
中國大陸與美國的貿易
-
美國的利益
-
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戰略
-
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
-
中國大陸的利益
-
中國大陸的戰略
-
中國大陸的海權
-
結語:美國與中國大陸海權之互動
-
-
第四章 科技變革
-
網絡化與目標標定革命
-
美海軍優缺點
-
中國大陸的優先要務、能力和潛力
-
當前趨勢的意涵
-
美國的反應
-
太平洋的新態勢:發展幽靈海權
-
實行上的問題:需求與慣性
-
結語
-
-
第五章 區域海上安全
-
馬漢與穆倫
-
海上安全與東亞
-
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安全合作:坎坷之路或貧瘠之地
-
結語
-
-
第六章 結語與建議
-
美國須洞燭機先
-
海權的未來
-
- 參考書目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