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免死背!圖解物理強棒教室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06837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從物理發展的過程中精選出最重要內容,對古代物理學發展、物理萌芽時期、古典物理學時期和近代物理學時期中的重要事件、關鍵性知識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形成,以及著名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科發展所作的貢獻,結合思維導圖的編寫方式,為讀者詳盡解說。
此外,本書在「人物小史與趣事」中穿插知識連結,使讀者能夠瞭解相關時期的主要知識點。
本書期望讀者們能夠透過閱讀,激發對科學研究和探討的興趣,並懂得把這些理論和現象背後產生的原因落實到生活中,讓人知道物理不只是教科書上單純的文字、公式和推論而已,還蘊含豐富的知識內涵。相信本書能夠提供給所有對物理發展史有興趣、正在學習和研讀的師生,以及熱愛與孩子共同分享知識的父母們討論時使用,同時也是提高物理能力的得力助手。
  • 前言
  • 導讀與推薦
  • 第一章 古代物理學發展
    • 1.1 中國古代物理學發展
      • 1.1.1 物質觀
      • 1.1.2 力學
      • 1.1.3 熱學
      • 1.1.4 聲學
      • 1.1.5 光學
      • 1.1.6 電磁學
    • 1.2 西方古代物理學發展(中世紀以前)
      • 1.2.1 古希臘的自然哲學觀
      • 1.2.2 古希臘的物理學
  • 第二章 物理萌芽時期(17 世紀以前)
    • 2.1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5 ∼ 15 世紀)
    • 2.2 文藝復興時期(16 世紀)
      • 2.2.1 力學
      • 2.2.2 光學
      • 2.2.3 電磁學
      • 2.2.4 氣象學
  • 第三章 古典物理學時期(17 ∼ 19 世紀末)
    • 3.1 力學
      • 3.1.1 運動定律
      • 3.1.2 萬有引力定律
      • 3.1.3 牛頓以後力學的發展
    • 3.2 光學
    • 3.3 電磁學
      • 3.3.1 17 世紀
      • 3.3.2 18 世紀
      • 3.3.3 19 世紀
    • 3.4 聲學
    • 3.5 熱學
  • 第四章 近代物理學時期(20 世紀至今)
    • 4.1 物理學上的三大發現
    • 4.2 相對論的建立
    • 4.3 量子力學的發展
    • 4.4 核子與粒子物理學的發展
    • 4.5 電磁學
    • 4.6 熱學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