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詳實記錄中國在二戰時(1937~1945),國家外交的艱難和外交官工作的艱辛。
※歐洲各國對中國之態度與外交政策,以及各國間之角力,均有所記述。
※親身經歷歐戰爆發,尤其對德國進攻荷蘭之經過有詳細描述。
「前駐美公使館學習員出身的兩人:金問泗與徐謨後來都成為傑出的外交官。徐長於法律,金長於應付國際會議。晚輩如金、徐二人者不可多見。」
──知名外交家顧維鈞
金問泗,被時間長流淹沒的外交人才。曾追隨知名外交家顧維鈞,為其得力助手。繼《從巴黎和會到國聯:外交官金問泗實錄》揭露中華民國因初建國,國力疲弱,故在國際地位上低落;後再撰寫《外交工作的回憶:金問泗的駐外生涯回首》,詳實記錄二戰時(1937~1945)國家外交的艱難和外交官工作的艱辛。
書中記述了二戰期間對外交涉的重大史實,如英國兵艦在萬縣蓄意用武與存心開釁、中日間之問題、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日兩國間之緊張微妙狀況、英蘇兩國在設立國際機構宣言過程中,設法阻撓中國參加簽字的經過等。文中處處可見,外交上的困境,以及各國間政治權力的明爭暗鬥,為研究二次大戰期間之史事者的重要參考與印證資料。
本書不僅係一位久於其職者之「經驗之談」,更讓後繼從事外交工作者資為借鏡。
特別收錄〈顧維鈞外交工作手稿〉、〈金問泗事略年表〉,完整重現二戰時國際外交祕辛。
※歐洲各國對中國之態度與外交政策,以及各國間之角力,均有所記述。
※親身經歷歐戰爆發,尤其對德國進攻荷蘭之經過有詳細描述。
「前駐美公使館學習員出身的兩人:金問泗與徐謨後來都成為傑出的外交官。徐長於法律,金長於應付國際會議。晚輩如金、徐二人者不可多見。」
──知名外交家顧維鈞
金問泗,被時間長流淹沒的外交人才。曾追隨知名外交家顧維鈞,為其得力助手。繼《從巴黎和會到國聯:外交官金問泗實錄》揭露中華民國因初建國,國力疲弱,故在國際地位上低落;後再撰寫《外交工作的回憶:金問泗的駐外生涯回首》,詳實記錄二戰時(1937~1945)國家外交的艱難和外交官工作的艱辛。
書中記述了二戰期間對外交涉的重大史實,如英國兵艦在萬縣蓄意用武與存心開釁、中日間之問題、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日兩國間之緊張微妙狀況、英蘇兩國在設立國際機構宣言過程中,設法阻撓中國參加簽字的經過等。文中處處可見,外交上的困境,以及各國間政治權力的明爭暗鬥,為研究二次大戰期間之史事者的重要參考與印證資料。
本書不僅係一位久於其職者之「經驗之談」,更讓後繼從事外交工作者資為借鏡。
特別收錄〈顧維鈞外交工作手稿〉、〈金問泗事略年表〉,完整重現二戰時國際外交祕辛。
- 【導讀】金問泗和他的外交回憶錄/蔡登山
- 讀金純孺先生《外交工作的回憶》感言——代序/顧翊群
-
我回國服務期間經手的幾樁小事
-
中英寧案談判經過
-
何世禎為臨時法院院長的交涉
-
交涉署的一次聯合會議
-
排日問題之鱗爪
-
-
我初次就公使任
-
接事中一段插曲
-
進王宮面呈國書
-
荷后是賢明女王
-
荷后歡宴外交團
-
- 兼管館務會務以及回國述職
- 抗戰期間對外宣傳及他項相關工作
-
希特勒進攻荷蘭
-
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
荷蘭維持中立之艱難 汶羅事件
-
荷蘭國防之配置
-
荷德五日戰事 荷政府遷倫敦 德國佔領荷蘭
-
我往鹿埠訪問僑民 中立國使節會談 我往比京一行
-
佔領國之行政設施 培納親王生日事件
-
德外部知照撤館 我遵照部令往住瑞士
-
附錄我詩幾首
-
-
大戰中住英四載
-
從日內瓦到倫敦
-
前後兼派五館
-
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倫敦太平洋會議
-
日美談判吃緊關頭 日本襲擊珍珠港
-
戰中我國國際地位提高
-
對荷政府幾件交涉事項
-
《中荷新約》談判
-
-
附錄
-
德荷戰事經過情形初稿
-
(一)荷蘭在歐戰中的地位
-
(二)荷國國防之配置
-
(三)荷國的中立立場與其維持中立之艱難
-
(四)荷國內部情形的複雜
-
(五)德侵荷比二國的前夕
-
(六)德攻荷蘭五日間荷國軍事政局的變化
-
(七)荷蘭本國之前途
-
(八)荷屬東印度之地位與其前途
-
-
金問泗事略年表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