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吳墉祥自1927年赴南京考取中央黨務學校起,便有記載日記的習慣,可惜於戰亂過程中,1944年以前日記亡佚不可得。本次出版雖取名為在台日記,實則起自1951年1月1日。吳墉祥自1949年來台後,除了初期短暫清算齊魯公司業務外,是以擔任會計師維生。在美援進入台灣的背景下,1956年起受聘為美國國際合作總署駐華安全分署高級稽核,主要任務負責美援項目的帳務查核,足跡遍及全台各地。1960年代台灣經濟好轉,美援項目逐漸減少,至1965年美援結束,改到中美合營的台達化學工業公司,擔任會計主任、財務長,直到1976年退休;國大代表的職務則保留至1991年退職。
吳墉祥長期服務於金融界,對銀行、會計及財務工作歷練豐富,這一點在《吳墉祥戰後日記》的價值中已充分顯露無遺。來台以後的《吳墉祥在台日記》,更是他親歷中華民國從美援中站穩腳步、再到出口擴張達成經濟奇蹟的各個階段,尤其遺留下來詳實精采的日記,成為回顧戰台灣後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文獻。
本年度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吳墉祥對政府運用美援的稽核,特別是榮民工程與生產、林產管理局、東西橫貫公路等,還有他參與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的過程、國民黨在台北市黨務的經營,以及參訪台中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院的記述。
吳墉祥長期服務於金融界,對銀行、會計及財務工作歷練豐富,這一點在《吳墉祥戰後日記》的價值中已充分顯露無遺。來台以後的《吳墉祥在台日記》,更是他親歷中華民國從美援中站穩腳步、再到出口擴張達成經濟奇蹟的各個階段,尤其遺留下來詳實精采的日記,成為回顧戰台灣後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文獻。
本年度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吳墉祥對政府運用美援的稽核,特別是榮民工程與生產、林產管理局、東西橫貫公路等,還有他參與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的過程、國民黨在台北市黨務的經營,以及參訪台中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院的記述。
- 總序/呂芳上
- 導言/侯嘉星
- 編輯凡例
- 附圖/日記原稿選錄
-
196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附錄
- 吳墉祥簡要年表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9750/2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