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靈恩神學與歷史探討

出版日期
199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93379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有人形容聖靈在整個神學裡是『月亮黑暗的那一面』,是那被遺忘的保惠師,是三位一體中的『難民』、『灰姑娘』,彷彿聖靈是次於基督的;又認為恩賜本身純粹屬乎使徒時代,若在之外的時空出現,就會令人懷疑且不平安,故常加以排斥。針對這個近年來頗受爭議的課題,本書討論到神學與情緒和經驗的關係;瞭解靈恩經驗的原則;初代教父、中古世紀、改教時期的聖靈觀;二十世紀初的傳統五旬節運動(阿舒沙大復興);第二波靈恩運動(五旬節先生);第三波神蹟奇事運動(葡萄園團契)等主題。本書作者是中華福音神學院的教會歷史老師。本書主要是從歷史的角度,闡述聖靈論的發展,分析五旬節派背後的五個神學傳統,介紹二十世紀在美國興起的第三波靈恩運動等等。本書的目的乃是提供歷史與神學的背景,讓華人教會對靈恩議題能有更身的反省。
  • 作者序
  • 周序
  • 第一章 緒論
    • 難以理解與定義
    • 「靈」在概念上和語意上的模擬
    • 教義史上聖靈論的缺失
    • 把聖靈的工作制度化
    • 聖靈的教義被視為屬於極端主義者或狂熱分子的領域
    • 「主流傳統」與「非主流傳統」之間的張力
    • 張力逐漸淡化
  • 第二章 神學與情感
    • 神學與情緒和經驗的關係是什麼?
      • A.大衛.杜普雷西的牛排
      • B.情感與理智
      • C.情感的必要性
      • D.情感與透視
      • E.神學與情緒
  • 第三章 了解靈恩經驗的原則
    • 必須在神話語中及信心的團體中試驗並確認
    • 必須憑經歷與真理間是否順暢自然來判斷
    • 與有關經文引用時,應審慎辨明經文的使用與濫用
  • 第四章 教會歷史中的聖靈神學
    • 早期教會
      • A.安提阿的伊格那丟
      • B.殉道者游斯丁
      • C.里昂的愛任紐
      • D.特土良
      • E.亞歷山太的俄利根
      • F.亞流
      • G.加帕多家的教父
      • H.孟他奴主義
      • I.希坡的奧古斯丁
      • J.迦克敦大公會議
    • 中世紀教會
      • A.托雷多第三次會議
      • B.夫羅立的約雅斤
      • C.賓根的希爾得迦得
      • D.帕都亞的安多紐
      • E.聖多瑪阿奎那
    • 改教時期
      • A.馬丁路德
      • B.加爾文
    • 十八、十九世紀
      • A.靜虔主義
      • B.靜虔主義的代表人物
    • 五旬節派的出現
      • A.約翰衛斯理與循道主義
      • B.改革宗之事奉能力的觀念
      • C.時代主義的前千禧年觀
      • D.救贖中的醫治
      • E.恢復主義
    • 靈恩運動話「三波」
      • A.第一波:傳統的五旬節派
      • B.第二波:靈恩運動(又稱新五旬節派)
      • C.第三波:神蹟奇事運動
  • 靈恩現象與台灣教會
    • (一)神蹟奇事話「第三波」
    • (二)評一九九五大預言
    • (三)給一九九五年預言的五塊光滑石子
    • (四)聖經觀點看聖笑
  • 附篇
    • (一)聖靈與見證
    • (二)脫穎而出的回應——評巴刻的《活在聖靈中》
  • 跋 你怕聖靈嗎?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