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概述
-
前言
-
曾參夫子慈訓序
-
《中庸》一書的由來
-
《中庸證釋》孔子序
-
-
中庸之道
-
如何用中
-
用中與中用
-
-
《中庸聖訓》的由來
-
序言——緣起
-
-
《中庸聖訓》本文
-
「天命之謂性」訓中訓
-
-
天命之謂性
-
「天」字底訓的六項涵義
-
一、乘愿化大千
-
二、時中妙智湧
-
三、美質不畏艱
-
四、來去慈悲志
-
五、銘心齊奉獻
-
六、感激天恩典
-
-
「天」字訓的重要內涵
-
「命」字底訓的涵義
-
一、天賦善能量
-
二、善用得圓滿
-
三、公正不愧天
-
四、奮行中庸道
-
-
「之謂」底訓
-
一、充善服膺拳
-
二、貴德尚仁義
-
三、求諸己以慎
-
四、天民應運降
-
五、赤誠亮坦蕩
-
六、德行保覺性
-
七、可貴的莊嚴
-
-
「性」字底訓
-
一、芬芳傳萬年
-
二、感動人心之聖賢
-
三、心靈的路理相牽
-
四、盡性而行乃真詮
-
-
「天命之謂性」訓中訓
-
-
率性之謂道
-
「率」字訓
-
一、事來則應事去則靜
-
二、運用得體善惡明
-
三、善用這個好的我
-
四、樸實自得又單純
-
-
「性」字訓
-
一、同體大悲無緣慈
-
二、知足感恩心光明
-
三、慈悲公理正義為指針
-
四、善護明誠滿庭香
-
-
「率性」訓中訓
-
「之謂道」底訓啟示
-
一、二六守中天為憑
-
二、沒有執著真英賢
-
三、清靜晶瑩有溫情
-
四、此心無憂性光明
-
五、步步踏實刻治心
-
六、遵道而行人之鼎
-
七、播送真理將天擎
-
八、理想盡暢因率性
-
九、各得其所神自凝
-
十、明理見性保赤心
-
-
如何成就一位白陽的真英賢
-
-
修道之謂教
-
「修道之謂教」的意義
-
幸福人生的基本道理
-
-
「修」字底訓
-
道如何「修」
-
一、修道誠懇見菩提
-
二、培德身修光明體
-
三、無著精進心念慈
-
四、仁厚純真妙智慧
-
-
「道」字的底訓
-
所修的「道」是什麼?
-
一、建德煉性志不移
-
二、祗園慧日六合彌
-
三、奮發充實言行懿
-
四、克念作聖樂怡怡
-
「修道之謂教」底訓的內涵
-
-
「之謂」底訓
-
「修道」的要領
-
一、律不虛偽重表象
-
二、二六觀照毋自欺
-
三、肫肫謹慎朗曜守
-
四、覺者朗照加警愓
-
五、克己徙義菩薩行
-
「修道之謂教」底訓的內涵
-
-
「教」字底訓
-
如何能教化眾生
-
一、立品立德爭上游
-
二、與佛印心化蠻夷
-
三、宏觀天地行普敬
-
四、治身有道由誠躋
-
-
「修道之謂教」訓中訓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5904/14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