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9836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世界讀者、文學控,人人閱讀成癮,難以停下!
「克瑙斯高效應」延燃歐美文學圈
挪威版普魯斯特,連獲全球9項大獎
當地狂銷500,000冊

《華爾街日報》評:「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繼村上春樹後,2015年德國《世界報》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

吳明益/專文推薦
「漸漸地,我愛上了《我的奮鬥》的敘事(特別是第一本),我愛上他的毫無節制、囉唆、猶豫不決,以及冷靜的,屬於北歐色彩的感傷與銳利分明。」

《紐約時報》書評家德懷特.加納「像得了瘧疾」般沉迷於書中,忘了遛狗,不回郵件,無暇洗碗。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也為他傾倒,稱每一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歐美知名作家查蒂·史密斯、傑佛瑞.尤金尼德斯、喬納森.列瑟,書評家詹姆斯.伍德等紛紛表示讀此書成癮。

「對我來說,爸爸又是什麼呢?
一個我巴望他死的對象。
那所有的這些眼淚又是為了什麼?」

♦將自己、親友、愛人的一切內幕與秘密,為了寫作傾巢而出
「這是文學自殺之作」。

因寫作內容過於真實,在出版後曾多次遭受親人反對,儘管如此,評論者卻認為這樣的露骨反倒滿足了人們最深處的窺視欲。《我的奮鬥》第一冊甫出版就迅速引起熱議,除了暢銷挪威,也迅速售出各國版權。

全六冊的半自傳體小說,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每一冊都從生活中洞察出深刻反思,以樸實的日常經驗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作者不避諱揭露的事實的寫作風格也是造就出如此精彩敘事的原因。在克瑙斯高的寫作策略成功後,北歐也有越來越多作家紛紛效仿,引起一波克瑙斯高的美學風潮。

「有些書在美學上過於強勁,以至於具有革命性,克瑙斯高寫的書就是其中之一。」
──《巴黎評論》


♦「父親的葬禮」作為一切的開端
作家的深層意識,平凡的日常,卻私密得令人恐懼。

「我自己是在近三十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一具死亡的肉體。這是一九九八年夏天,七月的一個下午,在克里斯蒂安桑的一個小教堂裡。我的父親死了。

他躺在房間中央的一張桌子上,天空陰間多雲,房間裡是灰色的光線,窗戶外的草地上一台鋤草機在草坪上緩慢地兜著圈子。我和我哥哥一起待在那裡。殯葬職員先出去,為的是讓我們和死者單獨待一會兒,我們站在離屍體幾米遠的地方,盯著那裡。

我看見的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像與人相似的物體。同時他來自我們當中,他曾經就是我們之間的一員,現在他依然在我的心裡,像是覆蓋在死亡上的一縷生命的面紗。」

系列初始,克瑙斯高就以父親的死亡作為一切開端。他的父親嚴肅、寡言,對待工作十分認真,卻是個失職的父親。父親的死重新讓他想起了曾與他相處的一段童年時光,他是如何在那樣的威嚴底下成長,又是如何從中找到破口學會叛逆。父母離婚後,父親與他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得知父親死訊,想起上一次單獨與他談話,竟已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晚年的父親儘管試圖在他面前維持著端正、得體的樣子,但實際上已落魄不堪,終究端正的形象沒能印入克瑙斯高眼中,而那間父親死去的屋子,更是充滿了大量的垃圾、空酒瓶、髒污……那是巨大孤獨的極致。
  • 國內外好評讚譽
  • 去到那(哪)裡 我讀到的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 PART 1/第一部分
  • PART 2/第二部分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