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新兴高度:以系统融合实现多元共生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425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有关农村改革治理的系列调查之一。云浮市新兴县是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的一个山区县,长期以来以农业发展为主,受产业结构的限制,经济发展曾一度陷入困境。近年来,新兴县坚持以农业为核心,引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产业发展实际的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本书以“新兴高度”为题,按时间脉络,较为详尽地总结了新兴县三个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路径以及在工作方法和推进措施方面的创新。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智库书系》编辑委员会成员
  • 总序
  • 目录
  • 理论研究
    • 导论
      • 一 新兴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二 困境中的选择与探索
      • 三 发展中的突破与升级
      • 四 理论研究部分的结构安排
    • 一 顺势而为:新兴共生的社会基础
      • (一)市场理念影响下的区位基础
      • (二)农业发展倒逼下的资源基础
      • (三)禅宗理念熏陶下的文化基础
      • (四)政府联动推进下的政策基础
    • 二 以政府主导构建融合控制系统,实现全域共生
      • (一)在规划引导中实现特色发展
      • (二)在标准制定中保障优质发展
      • (三)在政策引导中促进全面发展
    • 三 以企业主位构建融合动力系统,实现增利共生
      • (一)传统农业孕育现代企业
      • (二)现代企业衔接二三产业
      • (三)企业服务提质传统产业
    • 四 以农民主体构建融合传动系统,实现整合共生
      • (一)公司农民:农业接入现代市场
      • (二)现代农场:农业整合现代要素
      • (三)跨界农民:由农业进军二三产业
    • 五 以机制协调构建融合稳定系统,实现均衡共生
      • (一)以市场主导打造资源整合机制
      • (二)以企业庇护打造风险先担机制
      • (三)以多元分配打造利益共享机制
    • 结论
      • (一)新兴共生的内容
      • (二)新兴共生的条件
      • (三)新兴共生的价值
      • (四)新兴共生的局限
  • 实践经验
    • 互融共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中国样本
      • 一 以主体联结为主轴,助推资源互通共进,走出组织融合之路
      • 二 以功能互补为纽带,助推流程衔接共进,走出链条融合之路
      • 三 以业态创新为引擎,助推要素整合共进,走出价值融合之路
      • 四 以机制协调为保障,助推利益协同共进,走出制度融合之路
      • 五 以互融共进为理念,催生一体共生模式,打造三产融合中国样本
    • 融合共生: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中国样本
      • 一 一产优先,引领“接二连三”,实现产业共生
      • 二 企业主位,助推“农企一体”,实现主体共生
      • 三 机制协调,明晰“主体权责”,实现制度共生
      • 四 多元驱动,促生“产县共荣”,实现发展共生
      • 五 融合共生,一体发展,打造三产融合中国样本
    • 补位不越位:政府有形手弹好产业融合“三弦琴”
      • 一 促融有方,用好“有形手”,政府“补位不缺位”
      • 二 促融有则,管好“有形手”,政府“到位不越位”
      • 三 促融有效,“有形手”奏出三产融合新乐章
    • 企业补缺政府:铺设产业融合“蓄电桩”
      • 一 汇能“蓄电”,资源集聚,补齐发展要素
      • 二 定向“输电”,主体驱动,补引发展转向
      • 三 企业补缺政府,实现产业融合持续“供电”
    • “中介”的集体:架起农企共生“连心桥”
      • 一 牵线搭桥,消除农企相融“隔心墙”
      • 二 融治同步,搭建村庄治理“同心桥”
      • 三 合治共融,助推产业融合上“台阶”
    • 风险先担:迈好农企合营的“关键一步”
      • 一 风险先担,为农民发展打造“安全屋”
      • 二 风险愿担,为企业发展搭建“储备仓”
      • 三 风险先担为“杠杆”,“撬动”农企合营
    • 权利相嵌:扣准农企共生“命门”
      • 一 以权利汇动力,为农企合作“鼓帆”
      • 二 以合力生效力,助农企齐心“掌舵”
      • 三 以权利促融合,护农企协作“远航”
    • 板块式融合:特色小镇支起发展“新三板”
      • 一 以镇带融:特色产业扩“点”为“面”
      • 二 以融惠农:托起三农发展“新三板”
      • 三 板块式融合:打造产业融合“新标本”
    • 借禅融产:文化缔结三产融合“共生缘”
      • 一 盈利共创,齐迈产业融合的“修行道”
      • 二 让利共赢,翻越产业融合的“争利山”
      • 三 分利共享,播散产业融合的“福利果”
      • 四 共生文化是三产融合的“新坛经”
    • 生产第一车间:农企“联姻”合筑现代农场
      • 一 企业助力:促农业进“车间”
      • 二 农业转型:改“低端”为“高端”
      • 三 升级之路:市场引领农业发展新快道
    • 公司化农民:产业融合孕育“新农匠”
      • 一 农随企动,汲能变身展“新貌”
      • 二 农企联动,互融共生出“新绩”
      • 三 农匠传动,产业融合推“新例”
  • 改革个案
    • 村企一体:产业融合下的村企共生共荣之路
      • 一 良洞村的发展背景
      • 二 村庄自我发展的尝试与困境
      • 三 村企合作发展的探索与困境
      • 四 村企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成效
      • 五 反馈互利:企业彰显社会责任
      • 六 经验总结:村企融合的有效途径
    • 公司化农民:产业融合下的小农再造
      • 一 探索:从兼业养殖到专业养殖(1986~1997年)
      • 二 专业化:规模养殖的风险与坚持(1997~2011年)
      • 三 多元化:从单一养殖到多元养殖(2011~2015年)
      • 四 现代化:“公司+家庭农场”阶段(2015年至今)
      • 五 总结与思考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