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2020年第四屆「周夢蝶詩獎」首獎得主
2020年「打狗鳳邑文學獎」新詩首獎得主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許多語言的消失和邊緣化,往往都是因為某一語言藉著政治權力而擴展為強勢的語態,以鞏固族群的勢力所造成的。是以,某族群語言的強弱,正也反映出了族群間的政治位階狀況。
尤其在單語主義國家,某一語言往往以國族之名,合法性地將其他族群語言進行壓制、驅逐、邊緣化,甚至消滅掉。因此在「國語」的名義之下,也就沒有了「我」的語言,只有「我們」,或「他們」的語言,這無疑表徵著一種自我存有的失落。
好評推薦
「辛金順的這本詩集,在語言的說與不說之間,在日常的現象與文本的再現之間,都彷彿一條大河,浩浩蕩蕩,不擇細流,呈現給讀者詩與現實、想像和現象對話的多重回聲。」
──向陽(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辛金順究竟從何處取得一股緩慢、寧靜而又神秘的力量進行他的創作,不免令人好奇。在他的詩中,我們鈍去的聽覺瞬間獲得活化,並在他引領之下,得以探知種種悠遠而又無聲的事物。」──林建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2020年第四屆「周夢蝶詩獎」首獎得主
2020年「打狗鳳邑文學獎」新詩首獎得主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許多語言的消失和邊緣化,往往都是因為某一語言藉著政治權力而擴展為強勢的語態,以鞏固族群的勢力所造成的。是以,某族群語言的強弱,正也反映出了族群間的政治位階狀況。
尤其在單語主義國家,某一語言往往以國族之名,合法性地將其他族群語言進行壓制、驅逐、邊緣化,甚至消滅掉。因此在「國語」的名義之下,也就沒有了「我」的語言,只有「我們」,或「他們」的語言,這無疑表徵著一種自我存有的失落。
好評推薦
「辛金順的這本詩集,在語言的說與不說之間,在日常的現象與文本的再現之間,都彷彿一條大河,浩浩蕩蕩,不擇細流,呈現給讀者詩與現實、想像和現象對話的多重回聲。」
──向陽(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辛金順究竟從何處取得一股緩慢、寧靜而又神秘的力量進行他的創作,不免令人好奇。在他的詩中,我們鈍去的聽覺瞬間獲得活化,並在他引領之下,得以探知種種悠遠而又無聲的事物。」──林建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語言的說與不說──讀辛金順詩集《國語》
- 【推薦序】這一樹的光影
-
1 日常裡的回音
-
國語──他者的聲音
-
移工語言課
-
日常
-
晚來
-
河流
-
空房子
-
回音
-
隱匿的大象
-
週日
-
一天的消失
-
參拜
-
-
2 走向你的太陽
-
走向你的太陽
-
蒸魚
-
漢字
-
井
-
刺蝟
-
灰塵
-
天文學
-
晨光
-
詩集,以及追憶
-
碎句
-
小鎮
-
-
3 字母上的光影
-
字母
-
蟬化
-
霧
-
說話
-
浴火
-
譬喻
-
已讀不回
-
按讚乎
-
WeChat
-
樹的光影
-
-
4 開花中的如來
-
空無
-
黑暗裡的眼睛
-
開花的石頭
-
有情菩薩
-
心忘
-
天空
-
鏡子
-
釋迦
-
路上的夢
-
菩薩蠻
-
波羅蜜
-
如來
-
-
5 組詩─鏡像的說話
-
視覺現象學
-
浮生之歌
-
說之者
-
物體系I──物品的存在,與說話
-
物體系II──日常消費,與階序
-
- 後記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