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王安石變法以財經改革為核心,兼顧軍事與科舉改革。王安石借鑒了桑弘羊的國家干預主義思想,強化了政府對商業的干預,並試圖開創借助金融資本擴大農業生產、增加財政收入的改革之路,實現國家利益與民生的雙贏。 王安石變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並未實現富國強兵、制服“兩蕃”的最終目標,神宗去世、司馬光等保守派上臺後,變法歸於失敗。 變法雖然失敗,但王安石沒有失敗。 王安石超前的財經改革思想,令他與同時代的政治人物拉開了距離。 王安石“矯世變俗”的抱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氣,清廉自守的品格,寄情山林的本色,以及卓著的文學成就、經學造詣,令他與歷代政治人物拉開了距離。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名言
- 引言
- 目录
- 一 殷鉴不远
- 二 新宋,不能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
- 三 军事积弱与国家的竞争
- 四 庆历新政,仁宗“拉抽屉”
- 五 “盖那时也是合变时节”
- 六 王安石两上改革书
- 七 有志之士
- 八 治州县,不为俗吏
- 九 有志者得志
- 十 新君的困境
- 十一 当改革之君遇见改革之臣
- 十二 大改是神宗的首选吗
- 十三 延和殿一锤定音
- 十四 得君者行道
- 十五 “强”相的落空
- 十六 吕诲急于发难
- 十七 商业的改革
- 十八 助农之法
- 十九 军事与科举改革
- 二十 “此一时彼一时”,庆历革新派蜕为变法的最大阻力
- 二十一 意见不同,荐主反目
- 二十二 台谏阵地的争夺
- 二十三 “国是”已定,神宗弃用司马光
- 二十四 形势的急转
- 二十五 王安石首罢,吕惠卿难当大任
- 二十六 王安石再罢,神宗调整变法策略
- 二十七 宋朝几乎就要振兴了
- 二十八 可怜无定河边骨
- 二十九 都堂之上,已无安石
- 三十 归去,仍是一介书生
- 三十一 党争的先声
- 三十二 党争升级
- 三十三 “国家之患,率由此也”
- 三十四 “宋人议论未定,金人兵已渡河”
- 三十五 污名化王安石,那是必须的
- 三十六 宋人笔记与元明文学中的王安石
- 三十七 辩诬
- 三十八 正名
- 三十九 新的眼光
- 四十 法败的主因
- 四十一 神宗的摇摆
- 四十二 文化因素
- 四十三 富国与富民
- 四十四 不合实际
- 四十五 灵活性的不足
- 四十六 用人的失策
- 四十七 变法有成功的可能吗
- 四十八 改革遗产
- 附录:王安石变法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