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对我国氢能产业政策进行前瞻性系统研究的著作。基于对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对我国地方和行业发展实践的充分调查,立足全产业链技术经济性分析,科学研判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认为我国氢能已经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但面临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商业化模式尚未形成、应用场景单一等发展瓶颈。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课题组成员
- 序 一
- 序 二
- 目录
-
绪论 谱写中国氢能产业科学发展蓝图
-
一 发展氢能的价值和意义
-
(一)氢能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
-
(二)氢能是实现能源革命的重要途径
-
(三)氢能是提升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颠覆性技术
-
(四)氢能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
(五)氢能或成为国际能源合作新蓝海
-
-
二 中国氢能产业化发展初具条件
-
(一)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
-
(二)群雄逐鹿格局渐成,五大先行区引领发展
-
(三)央企陆续布局全产业链,未来前景可期
-
(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
-
-
三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五个瓶颈
-
(一)对氢安全的认识局限
-
(二)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瓶颈
-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四)高成本影响商业化推广模式建立
-
(五)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
-
四 中国氢能产业“热”中六大“冷”思考
-
(一)对氢能的应用不能局限于“一窝蜂”式造车
-
(二)协调好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关系
-
(三)发挥新型科研举国体制优势突破关键技术
-
(四)自主技术突破前应把握终端应用节奏
-
(五)防范产业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
-
(六)立足国情科学谋划氢能定位
-
-
五 促进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
(一)尽快制定氢能产业规划并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
(二)探索以氢能应用化解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
(三)积极扶持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
-
(四)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和标准体系
-
(五)建设示范区推动和扩大氢能应用
-
(六)突出氢能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地位
-
-
参考文献
-
-
第一章 国际氢能产业发展进展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展
-
一 历史进程
-
二 国家政策
-
三 代表项目、企业与市场运用
-
-
第二节 欧洲氢能产业发展进展
-
一 历史进程
-
二 国家政策
-
三 代表项目、企业与市场运用
-
-
第三节 日本氢能产业发展进展
-
一 历史进程
-
二 国家政策
-
三 代表项目、企业与市场运用
-
-
第四节 韩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展
-
一 历史进程
-
二 国家政策
-
三 代表项目、企业与市场运用
-
-
第五节 国际氢能产业发展综述
-
一 加氢站建设与规划
-
二 企业技术实力与投入
-
-
第六节 各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共同做法
-
一 从国家能源战略视角制定氢能发展目标
-
二 起步早,投资大,具有先发优势
-
三 成立专门的产、学、研统筹机构
-
四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重点及未来战略
-
五 跨行业合作推动产业发展成为主流
-
-
第七节 几点启示
-
一 氢能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国家能源战略等多方面因素
-
二 氢能可应用于交通及发电、储能和建筑等广泛领域
-
三 持续稳定的战略和政策能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有序发展
-
四 政府统筹牵头突破关键技术可促进氢能产业进步
-
-
-
第二章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氢气制备、储运及加注
-
一 氢气制备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
二 氢气储运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
三 氢气加注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
-
第二节 氢燃料电池
-
一 燃料电池电堆
-
二 膜电极
-
三 双极板
-
四 质子交换膜
-
五 催化剂
-
六 气体扩散层
-
-
第三节 氢能应用
-
一 氢燃料电池汽车
-
二 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
-
三 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
-
-
第四节 环保及经济效益分析
-
一 燃料电池技术推广应用的环保效益分析
-
二 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成本分析
-
-
第五节 关于产业发展现状的三个研判
-
一 技术进步显著,但仍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
-
二 氢能供应链条构建不完善制约产业发展
-
三 氢燃料电池汽车区域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
-
第六节 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
一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二 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预测
-
-
参考文献
-
-
第三章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实践
-
第一节 产业政策:国家层面
-
一 宏观规划引领产业布局
-
二 政策措施保障产业发展
-
三 技术标准规范产业发展
-
-
第二节 产业发展:地方层面
-
一 总体概况
-
二 珠三角地区
-
三 长三角地区
-
四 京津冀地区
-
五 其他地区
-
-
第三节 产业实践:典型做法
-
一 广东省佛山市
-
二 上海市嘉定区
-
三 河北省张家口市
-
-
第四节 产业实践:推进特点
-
一 依托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氢能产业融合
-
二 借助传统产业升级助推氢能产业发展
-
三 政府动员、市场支撑推动氢能产业集聚
-
四 抓住能源革命契机建设氢能产业体系
-
-
参考文献
-
-
第四章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
第一节 认识:对氢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尚未明确
-
一 对氢能安全性的担忧
-
二 对全产业链清洁低碳的质疑
-
三 与电动汽车发展关系的讨论
-
-
第二节 政策:专项规划缺位,支持政策缺乏精准性
-
一 专项规划尚未形成
-
二 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
三 补贴政策精准性不够
-
-
第三节 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
一 全球氢能发展面临共性技术难题
-
二 我国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三 整车企业研发主体地位不突出
-
-
第四节 成本: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均高,商业化推广困难
-
一 汽车购置使用成本
-
二 氢气来源和制氢成本
-
三 氢气运输成本
-
四 加氢站建设运营成本
-
五 关键部件和材料进口成本
-
-
第五节 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
-
一 加氢站建设滞后
-
二 审批流程复杂
-
三 缺乏前瞻性规划
-
-
第六节 标准检测:标准化建设有待完善,检测体系亟待建立
-
一 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
二 检测体系严重滞后
-
-
第七节 潜在风险:警惕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风险
-
一 各地政府竞相布局,存在重复建设风险
-
二 各类企业加速进场,存在无序竞争风险
-
-
参考文献
-
-
第五章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建议
-
第一节 总体思路
-
一 将氢作为重要能源品种纳入能源管理
-
二 科学布局氢能产业发展重点
-
三 适时将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
四 在示范推广中逐步解决成本高和核心技术等问题
-
五 健全政策体系化解氢能汽车产业发展瓶颈
-
六 以点带面推广氢能产业发展
-
-
第二节 国家层面
-
一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导
-
二 将氢能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
三 以氢能发展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
四 统筹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发展
-
五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材料瓶颈
-
六 优化氢能发展政策和法规体系
-
七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
八 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
-
第三节 地方层面
-
一 支持地方在发电和交通用能领域先行先试
-
二 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氢能产业聚集区域
-
三 将氢能产业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发展战略布局
-
四 推动海南打造氢能经济示范区
-
五 打造广、佛、云产业一体化发展样板
-
六 在示范区突破体制机制限制,先行先试
-
-
参考文献
-
- 出版说明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760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