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1939:中国士人的知与行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5703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某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史或文学史,是惯常的研究范式。而该书另辟蹊径,通过对1939年中国士人知与行的微观史考察,揭示战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创述、道义与担当,力图从经过精心择取的个案中表现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心迹与行迹,并借此寻找1939年这一特定年份的中国文化思想脉络。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编辑委员会
  • 版权页
  • 摘要
  • Abstract
  • 构建原创性学术平台 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1939年:中国士人的文化世界与人生抉择
    • 第一节 中国士人社会与战时政治文化语境
    • 第二节 中国士人的抗战行动
    • 第三节 中国士人的学术著述和文艺创作
  • 第二章 光未然、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 《黄河大合唱》主体象征的诞生
    • 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黄河”的符号政治
    • 第三节 民族形式:文化资源的政治性
  • 第三章 熊十力在复性书院及其新儒学思想
    • 第一节 熊十力、马一浮在复性书院之分合
    • 第二节 “体用不二”的哲学本体论
    • 第三节 中西互参互证的知识论
  • 第四章 太虚大师的东南亚及南亚之行
    • 第一节 东南亚及南亚之行的缘起
    • 第二节 佛教访问团的组成及行前活动
    • 第三节 东南亚及南亚之行的经过
    • 第四节 东南亚及南亚之行的意义及影响
  • 第五章 幽忧闲适两有之:刘节1939年日记解读
    • 第一节 援史证今的学问之道
    • 第二节 以义相褒的交游之谊
    • 第三节 风雅兴寄的赤子诗心
    • 第四节 意趣横生的闲情逸致
  • 第六章 乡土社会与人生体验:废名在故乡的精神之旅
    • 第一节 战争与乡野社会的“小历史”
    • 第二节 咏而归:活泼泼的儿童教育
    • 第三节 回忆与梦想的诗学
    • 第四节 哲学与宗教之思
  • 第七章 潜行与苦战:于伶在上海“孤岛”的戏剧创作
    • 第一节 战争与生民之多难
    • 第二节 上海“孤岛”的舞女叙事
    • 第三节 租界政治夹缝中的抗战主题
  • 第八章 侠义与隐喻:王度庐在沦陷区的武侠小说修辞
    • 第一节 《青岛新民报》与王度庐的写作处境
    • 第二节 以侠义销胸中块垒
    • 第三节 怀旧与幽微的讽喻
  • 第九章 讲述“中国故事”:林语堂在海外的抗战叙事
    • 第一节 抨击安福系的反动行径
    • 第二节 揭露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第三节 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
    • 第四节 讴歌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 第五节 反法西斯与讲述“中国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39年中国文化大事记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