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北魏洛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城南拓展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唐洛阳跨洛水建城开创了先例,对后世影响极大。然而相较于宫殿、里坊、市场、寺院、园林等研究之兴盛,北魏洛阳城南的研究略显沉寂。本书利用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学,从居民与居住环境相互关系的视角,试图揭示北魏洛阳城南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是居民对居住环境不同利用程度和方式的产物。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学术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
三 可以利用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
-
四 研究方法与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理解
-
-
第一章 北魏洛阳城的变迁及其城南的拓展
-
第一节 北魏洛阳城变迁大略
-
一 西周至西汉时期
-
二 东汉时期
-
三 魏晋时期
-
四 北魏时期
-
-
第二节 北魏洛阳城南的拓展
-
一 北魏洛阳城的自然环境
-
二 北魏以前洛阳城南居民与环境的演变
-
三 北魏洛阳城南的拓展及基础
-
-
小结
-
-
第二章 北魏洛阳城南的居民
-
第一节 北魏洛阳城居民的基本情况
-
一 内城居民:以皇室和六宫为主
-
二 城东居民:以汉族官僚和一般士庶为主
-
三 城南居民:以四夷降附人员为主
-
四 城西居民:以皇宗贵族为主
-
五 城北居民:以羽林、虎贲为主
-
-
第二节 城南居民的主要来源
-
一 南朝归顺人士
-
二 西域来洛人员
-
三 北夷归诚者
-
四 东夷来附者
-
-
第三节 城南居民的构成
-
一 民族构成
-
二 宗教构成
-
三 职业和社会身份构成
-
-
小结
-
-
第三章 城南居民的居住环境(一):洛水北岸
-
第一节 洛水北岸的居民
-
一 王肃奔洛和在延贤里的生活
-
二 皇室元雍、元怀追求的“当世富贵”
-
三 各阶层女性群像
-
四 元恭、冯亮等寺院寓居者
-
五 儒生荀子文城东受教
-
-
第二节 居民的居住环境
-
一 古亳坂之微高地
-
二 街道及里坊
-
三 “堰洛通漕”水利工程
-
四 崇礼场所
-
五 佛教场所
-
六 道教场所
-
-
小结
-
-
第四章 城南居民的居住环境(二):洛水南岸
-
第一节 洛水南岸的居民
-
一 “近伊洛二水,任其习御”的吴人
-
二 秋来春去的北夷“雁臣”
-
三 “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的西夷人
-
四 南阳公主和寿阳公主居住归正里
-
五 洛阳城的西夷嫠面风俗
-
六 西域高昌国的“昆人”
-
-
第二节 居民的居住环境
-
一 伊洛夹河滩
-
二 中央御道与永桥
-
三 里坊
-
四 市场
-
五 佛教场所
-
六 圜丘
-
-
小结
-
-
第五章 城南居住环境的总体特征与环境意象
-
第一节 居住空间的分异与格局
-
一 洛水北岸:传统礼制文化区
-
二 洛水南岸:四夷聚居区
-
三 择高而居与城南空地
-
-
第二节 政治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日常
-
一 洛水北岸:佛教寺院栉比
-
二 洛水南岸:经济文化区
-
三 政治底色:“以夏变夷”
-
-
第三节 “国阳胜地”与“四夷所居”的空间意义
-
一 “国阳胜地”的提出及其阐释
-
二 如何看待“四夷居城南”
-
-
第四节 居住环境的文化意象
-
一 洛水之滨与常景的《洛汭颂》
-
二 萧宝夤等耻居城南
-
三 萧赞及其《听钟歌》
-
-
小结
-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499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