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國防部: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

出版日期
2019/06/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63700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國防部」──你我都無比熟悉,卻也不瞭解的單位。對日抗戰期間,主導戰事的是軍事委員會,1946年才成立了現在的國防部。為何政府在戰後要急著改組軍事機關?這顆新頭腦又該如何運作,並處理與政府、國會的關係?1946年6月,顯赫一時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告結束,業務由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辦理;自國防部長、參謀總長以下,3千餘名參謀軍官,2千名左右的士兵與勤雜人員,利用原中央軍校的廣大建築群,作為辦公處所或營房。這時期,每遇緊急軍情,有時甚至是每日清晨,常可見到蔣介石親自帶領個人軍事幕僚,連同國防部的相關主管,進行會議並裁決重大軍事問題。蔣介石公子蔣緯國日後形容,此處可說是當時的「全國軍事最高領導中樞」。換言之,以蔣介石為中樞,再加上3千餘名國防部軍官,構成了指揮調度數百萬國軍部隊剿共作戰的「頭腦」。這顆頭腦究竟如何運作,攸關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牽動國家整體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走向。本書的撰寫,就是要勾勒國防部的制度源起與運作結構、國防部軍官群體的人事背景與活動,以及蔣介石等主要政治軍事領導人的思維與作為,探討1946至1950年間,一段影響綿延至今的劇烈變動時期。
  • 緒論 
  • 第一章 抗戰前的國防部改制案討論
    • 一、民國初年的中央軍制摸索
    • 二、作為「臨時機構」的軍事委員會
    • 三、萊謝勞方案的提出與擱置
  • 第二章 國防部從籌組到編成
    • 一、大戰期間的國軍內部討論
    • 二、移植西方政軍關係模式
    • 三、匆促聲中的機構改組
    • 四、美國軍事顧問的作用
  • 第三章 國防部的運作:軍令與軍政
    • 一、國防部的決策流程
    • 二、國防部與作戰指揮系統
    • 三、國防部與軍事行政
    • 四、國防部的人員組成
  • 第四章 國防部的運作:政軍關係
    • 一、「政略戰略協調」有名無實
    • 二、新軍事機構面對新國會
    • 三、軍事制度的憲政調適
  • 第五章 國防部在大陸的最後歲月
    • 一、內戰中後期的軍事危機
    • 二、蔣介石的特設機構?預備幹部局
    • 三、國防部的1949年
  • 結論
  • 附錄
  • 後記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