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863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不同於以往,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邱一新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搏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在路上推薦│詹宏志作家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清志建築作家、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李偉文作家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陳文茜《文茜的世界週報》主持人劉克襄作家侯文詠作家褚士瑩作家、法國哲學諮商教練方念華TVBS節目主持人、資深製作人黃威融跨界編輯人張國立作家王亭貴台大復健科教授王宏宜利河伯使徒中心主任牧師邱一新的美國公路旅行,像是一個偵探,也像是個哲學家,他追蹤愛迪生走過的城市,思考愛迪生的所作所為,同時在公路旅行中,不斷地自我反省與思考,他可以說是一位公路上的沉思者。──李清志任何人都可以如一新那樣的旅行,即使沒有人指定題目,但只要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出發,帶著問題在旅行途中不停地叩問與思辨,就會有一場又一場令人驚豔或低迴沉思的「錫蘭式偶遇」。──李偉文把工作和旅行巧妙地結合,在台灣最讓人敬佩的例子,邱一新絕對是前三名。這本最新作品,更是讓人感到神奇:奇特的作者(從工學院男孩到媒體和品牌總管),遇到奇特的委託(旅行的理由千奇百怪),寫成這本奇特的結案報告。──黃威融任何一個旅行者都知道,任何一趟美好的旅行,過程中都充滿了勞動、艱難和痛苦。我知道無論世界怎麼變化,邱一新都會繼續在路上,甘心受苦,繼續旅行,並且快樂著。 ──褚士瑩他時而像村上春樹在行文中給我們音樂,時而像詹宏志先生在著作中給我們文化趣味。這位文青的踏查筆記,引燃了讀者對於科普、文學、音樂、歷史、經濟、電影的諸多想像。──沈方正一新弟兄,藉著閱讀、旅行、思想與禱告,追尋人生的意義與上帝對世界的心意,透過工作與寫作,祝福所處的世代。──王宏宜◎本書特色★隨書特贈書衣海報‧珍藏《白鯨記》作家梅爾維爾寫字桌圖+「光的軌跡‧追尋愛迪生」地圖。★邱一新歷經生命低潮的思辨之書,從「委託旅行」到「救贖之旅」;追尋愛迪生的同時,不但寫出旅行新境界,也尋找到人生的意義。★在這個已沒有未知之境可供冒險的時代,提供我們全新的視野,來看待旅行除了吃喝玩樂之外,還有哪些可能性,一方面擴展自己的想像力,另一方面往內挖掘內心深處。★透過與不同文本的對話及實地踏查,規劃一條以愛迪生的生命史為主軸的文化行旅路線。★如今「有光」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作者將愛迪生的生命史分成不同時期,試圖追溯那段「光的歷史」,格外具有時代意義。★ 以科普寫作為主軸,融合管理學、文學、音樂、電影等多元主題的另類書寫。
  • 推薦序 公路上的沉思者 李清志
  • 推薦序 帶著問號突圍的錫蘭式邂逅 李偉文
  • 推薦序 跟著前輩去旅行,他們知道的事,比搜尋引擎精彩太多 黃威融
  • 推薦序 一個繼續在路上的旅行者 褚士瑩
  • 推薦序 重度文青的文化人類學旅行 沈方正
  • 推薦序 追尋人生的意義 王宏宜
  • 前言 從「委託旅行」到「救贖之旅」
  • Part 1 追尋愛迪生
    • 一、創業時期:紐瓦克(Newark)
      • 1 青年創業家的求婚記
      • 2 兩種旅行方法──是印證? 還是挖掘?
      • 3 發明,一種向既有體制的挑戰
      • 4 不確定年代的張望者
      • 5 流動的饗宴?
      • 6 人生,從一個圍城到另一個圍城
    • 二、實驗室工廠時期:門羅帕克(Menlo Park)
      • 1 留聲機的誕生
      • 2 電話的誕生
      • 3 電燈的「發明」
    • 三、電力發展時期:紐約(New York)
      • 1 百萬富翁發明家的悲歌
      • 2 李伯大夢,從珍珠街到華爾街
      • 3 策略大師的「特洛伊木馬」
      • 4 電流大戰
      • 5 紐約味道
      • 6 曼哈頓之「珍雅各散步」
    • 四、研發中心時期:威斯特奧蘭治(West Orange)
      • 1 發明家的家居生活
      • 2 熬三晝夜之後,然後呢?
      • 3 留聲機輓歌
      • 4 愛迪生的電影殘夢
    • 五、少年報童時期:休倫港(Port Huron)
      • 1 一朵康乃馨,獻給愛迪生母親
    • 六、童年時期:米蘭(Milan)
      • 1 尋找發明家的童年祕密
    • 七、流浪電報員時期:辛辛那提(Cincinnati)+路易維爾(Louisville)
      • 1 治癒的旅行
  • Part 2 意外的旅程
    • 一、追尋旅行故事:飛機上+旅途中
      • 1 我想要「有一些遭遇」的旅行
    • 二、追尋摩斯:莫里斯敦(Morristown)
      • 1 另一種電的旅程:摩斯電碼基地
    • 三、追尋福特:底特律(Detroit)
      • 1 旅人的罪惡感
      • 2 這一生想留下什麼
      • 3 福特博物館:收藏改變世界的想法、創新和行動
    • 四、追尋阿米許人:福爾摩斯(Holmes)
      • 1 為阿米許重新貼標籤
    • 五、追尋萊特兄弟:代頓(Dayton)
      • 1 My Way──萊特兄弟的飛行夢
    • 六、追尋梅爾維爾:皮茨菲爾德(Pittsfield)+新貝德福(New Bedford)
      • 1 叫我以實瑪利
      • 2 在IN GOD WE TRUST國度旅行
    • 七、追尋梭羅:鱈魚角(Cape Cod)
      • 1 站在鱈魚角,遺忘整個美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