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动力。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目录
- 序一 讲述“文明”的故事
- 序二 文明的包含性阶序及其现代转化
-
导论 佛、他者与文明化
-
勐与国
-
泰国佛教的文明化
-
丛林佛教:文明中的他者
-
修行:个体的文明化实践
-
-
第一章 现代泰国的文明国家与信仰阶序的建构
-
佛教的文明价值:话语诠释
-
他者与阶序
-
信仰阶序与公民宗教
-
-
第二章 泰南马来穆斯林社会的裂变与冲突
-
马来穆斯林:泰国社会中最醒目的他者
-
国家权力、泰化教育与马来穆斯林社会的裂变
-
泰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困境与探索
-
-
第三章 佛使比丘与泰国佛教的现代转型
-
20世纪后期泰国佛教面临的现代性危机
-
佛使比丘:泰国佛教改革运动领袖
-
佛使比丘对南传佛教教义的重新阐释
-
-
第四章 社会变动之“林”:当代泰国公民身份的重构
-
当代泰国的公民身份困境与重构动力
-
丛林修行传统的复兴
-
从十月青年、丛林战士到公共知识分子
-
少数族群的权利与社区森林运动
-
社会变迁与构建包容性的公民身份
-
-
第五章 当代泰国都市里的修行实践与身体技术
-
泰国都市里的佛教景观
-
修行实践中的语言、空间与文化亲密
-
身体技术、自我认同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
-
第六章 灵性政治与当代泰国的政治图景
-
社会危机与宗教主体性的凸显
-
“安住于当下”:个体解脱与社会之苦
-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灵性政治
-
-
结语
-
追溯与总结
-
文化与文明化
-
作为方法的他者
-
-
附录 文化间性与学科认同:基于人类学泰国研究经验的方法论反思
-
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研究的新路径
-
文化间性的民族志寓意:泰国研究经验的反思
-
讨论:世界人类学学科认同的形成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2197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