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907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一部在人类文明转型视野下比较分析国内外环境政治理念与实践的环境政治学专著。全书分为3大部分、20章,分别讨论了围绕着发展主义批判及其解构的生态政治理论议题, 比如绿色发展、环境人权与生态创业、欧美绿党政治与中国环境社会运动的新进展、中外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实践。作者希望,这种明显呈现为一种"从西方到东方"的环境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阐释,能够为处在重要转折阶段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环境政治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版权信息
  • Acknowledgments
  • 导言
  • 上篇 生态政治理论
    • 第1章 终结无边界的发展:环境正义视角
      • 一、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究竟是什么?
      • 二、“无边界的发展”:环境正义视角下的阐释
      • 三、“为发展确立边界”:我们的道路与选择
    • 第2章 发展主义的伦理维度及其批判
      • 一、发展主义及其表现
      • 二、“不道德性”:发展主义的伦理批判
      • 三、发展主义的解构与超越
    • 第3章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绿色发展
      • 一、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绿色发展
      • 二、绿色发展的三种国际模式
      • 三、发展的“绿化”:选择绿色未来
    • 第4章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再阐释与落实困境
      •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清晰化与模糊性:从里约到里约
      • 二、中国政府的官方理解与立场:以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为例
      • 三、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与局限
      • 结论
    • 第5章 “碳政治”的生态帝国主义逻辑批判及其超越
      • 一、《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政治”话语和实践
      • 二、生态帝国主义逻辑批判:绿色左翼视角
      • 三、形塑后京都时代的“碳政治”:中国话语与角色
      • 结论
    • 第6章 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参与及其演进:一种理论阐释
      • 一、中国全球气候治理参与的一种分析框架
      • 二、哥本哈根大会的环境政治“遗产”
      • 三、《巴黎协定》:走向全球气候治理参与的新阶段
      • 结论
    • 第7章 环境人权在中国的法制化及其政治障碍
      • 一、作为一种基本人权的环境权
      • 二、环境人权在中国法制化的进展
      • 三、环境人权法制化的政治障碍
    • 第8章 生态创业、绿色交通与城市公交政策
      • 一、生态创业
      • 二、绿色交通
      • 三、城市公交政策改革:以北京市为例
      • 结论
  • 中篇 绿党政治与环境运动
    • 第9章 西方绿党政治研究的新进展
      • 一、主要著作
      • 二、代表性论文
      • 三、简短评论
    • 第10章 作为欧洲党的欧洲绿党:以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为例
      • 一、组织结构与纲领的演进
      • 二、竞选与选举结果
      • 三、理论分析
      • 结论
    • 第11章 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的欧洲绿党:以中东欧为中心
      • 一、竞选过程与选举结果
      • 二、中东欧国家绿党政治的新进展
      • 三、理论分析
      • 结论
    • 第12章 选举向度下的澳大利亚绿党:以2010年大选为例
      • 一、澳大利亚绿党概况
      • 二、2010年联邦大选中的澳大利亚绿党
      • 三、“权力平衡者”或“绿色引领者”?绿党政治的前景
      • 结论
    • 第13章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
      • 一、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理论阐释
      • 二、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
      • 三、评论性结论
    • 第14章 学术类环境非政府组织:以山东省为例
      • 一、学术类环境非政府组织: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二、山东省学术类环境非政府组织:个例比较
      • 三、理论分析
    • 第15章 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下的环境社会抗争及其战略选择
      • 一、政治机会结构理论
      • 二、当代中国的环境政治机会结构分析
      • 三、政治机会结构下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战略选择
      • 结论
    • 第16章 红绿环境政治在中国的发展:一种初步考察
      • 一、红绿环境政治:理论与实践向度
      • 二、“红”“绿”政治在中国的融合?经验性方面
      • 三、理论分析
      • 结论
  • 下篇 可持续性与文明转型
    • 第17章 经济危机与欧美“绿色新政”:政治生态学分析
      • 一、对欧美“绿色新政”战略的比较
      • 二、“绿色先行者”?政治生态学视角下的分析
      • 三、简短评论
    • 第18章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左翼视角
      • 二、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 二、“绿色阿凡达”?一种“红绿”政治生态学分析
      • 三、简短评论
    • 第19章 城市可持续性与生态文明:以英国为例
      • 一、城市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城市
      • 二、城市可持续视角下的英国城市
      • 三、理论分析
    • 第20章 城市可持续性与生态文明:对青岛、承德和苏州的比较
      • 一、中国城市可持续性:背景、语境及其概念界定
      • 二、对青岛、承德和苏州的个例分析
      • 三、理论分析
    • 第21章 省域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山东省为例
      • 一、“齐鲁都市圈”:城市可持续性视角下的构想
      • 二、山东可持续发展潜能城市的比较分析
      • 三、战略分析与建议
    • 第22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主义向度:对西安和青州的比较
      •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主义向度: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二、个例比较:陕西省西安市和山东省青州市
      • 三、理论分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