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石芳瑜第一本散文集
半百少女的中間哲學
寫給每一位中間的人
普普通通、不上不下,我想寫像我這樣的人,走過的人生旅途與看過的歧路風景。
文自秀(藏書家、有度出版社社長)、宇文正(作家)、阿盛(作家)、林蔚昀(作家) 一致推薦
《中間的人》是石芳瑜的第一本散文集,從中年回望童年,也回顧青澀學生歲月與光鮮職場生活,既個人也反映時代。以直率幽默的文字分享當下中年心境,書寫走過的人生旅途與看過的歧路風景,期許讀者在閱讀時能照見自己。
石芳瑜曾是文藝少女,畢業後從事公關工作,婚後退出職場,經歷十三年的家庭主婦生活,直到覺得人生需要轉變,於是創立永樂座書店,後又結束書店,打算以寫作開啟下半場人生。
「畢竟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中間的人,不那麼好高騖遠,卻還是看過許多風景。當然會繼續走,也許不會再繞大圈,但是不介意仍有歧路。接受自己記性漸漸差了,也就不害怕失去,真的有了些豁達,這倒是年輕人甚或是一些中老年,無法達到的心境。」
*書中摘句
關於戀愛
當然中年戀愛也必須要豁達,到了這個年齡還戀愛,誰不是一路上跌跌撞撞、坑坑疤疤?還有勇氣戀愛,就要更清楚萬事莫強求。年輕時轟轟烈烈,中年時可以溫厚又清淡,說起來也是一種進階。──〈戀愛旅行〉
關於五十
人生到了五十,努力也努力過了,真的有了一些徹悟。到了此時知道斷捨離,更清楚哪些事情不適合自己。也更懂得珍惜,想多跟家人及朋友在一起。體力和記憶雖不如從前,但是我最喜歡現在的腦袋和態度,明白自己的能耐與限制,有一種「見山又是山」的體悟。──〈人生五十。六十。七十。〉
關於老花
「老花」又分兩種。一種是老來眼花,一種是老來花心。前者誠屬自然,後者頗有危機,但兩者都存在著浪漫。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所寫:「離死亡越近,愛得就越深。」倘若人生是一趟旅行,越是接近終點,越是讓人奮不顧身、一無所求。──〈老派與老花〉
關於創業
年輕時的我算是佛系少女,遇到困難就避開,人到中年才知道堅持下去才能開花或開悟。七年半下來盤點成果,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太多,然而失最多的是錢,除了這行不好做,也認清自己不善於做生意。──〈就這樣結束一家書店〉
名人推薦
她有一種把平凡的生活變得魔幻的能力。在她筆下,童年的澡堂、深夜販售食物的吆喝聲、開美容院、吹小喇叭……都彷彿巷口雜貨店裡的水槍、紙娃娃、泡泡膠那麼繽紛多彩,讓孩子看呆了眼。當然,那是童年的眼光,每個孩子都覺得生活很魔幻。寶兒姐特殊的地方,是她把童年的眼光帶進青年、中年。──林蔚昀(作家)
半百少女的中間哲學
寫給每一位中間的人
普普通通、不上不下,我想寫像我這樣的人,走過的人生旅途與看過的歧路風景。
文自秀(藏書家、有度出版社社長)、宇文正(作家)、阿盛(作家)、林蔚昀(作家) 一致推薦
《中間的人》是石芳瑜的第一本散文集,從中年回望童年,也回顧青澀學生歲月與光鮮職場生活,既個人也反映時代。以直率幽默的文字分享當下中年心境,書寫走過的人生旅途與看過的歧路風景,期許讀者在閱讀時能照見自己。
石芳瑜曾是文藝少女,畢業後從事公關工作,婚後退出職場,經歷十三年的家庭主婦生活,直到覺得人生需要轉變,於是創立永樂座書店,後又結束書店,打算以寫作開啟下半場人生。
「畢竟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中間的人,不那麼好高騖遠,卻還是看過許多風景。當然會繼續走,也許不會再繞大圈,但是不介意仍有歧路。接受自己記性漸漸差了,也就不害怕失去,真的有了些豁達,這倒是年輕人甚或是一些中老年,無法達到的心境。」
*書中摘句
關於戀愛
當然中年戀愛也必須要豁達,到了這個年齡還戀愛,誰不是一路上跌跌撞撞、坑坑疤疤?還有勇氣戀愛,就要更清楚萬事莫強求。年輕時轟轟烈烈,中年時可以溫厚又清淡,說起來也是一種進階。──〈戀愛旅行〉
關於五十
人生到了五十,努力也努力過了,真的有了一些徹悟。到了此時知道斷捨離,更清楚哪些事情不適合自己。也更懂得珍惜,想多跟家人及朋友在一起。體力和記憶雖不如從前,但是我最喜歡現在的腦袋和態度,明白自己的能耐與限制,有一種「見山又是山」的體悟。──〈人生五十。六十。七十。〉
關於老花
「老花」又分兩種。一種是老來眼花,一種是老來花心。前者誠屬自然,後者頗有危機,但兩者都存在著浪漫。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所寫:「離死亡越近,愛得就越深。」倘若人生是一趟旅行,越是接近終點,越是讓人奮不顧身、一無所求。──〈老派與老花〉
關於創業
年輕時的我算是佛系少女,遇到困難就避開,人到中年才知道堅持下去才能開花或開悟。七年半下來盤點成果,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太多,然而失最多的是錢,除了這行不好做,也認清自己不善於做生意。──〈就這樣結束一家書店〉
名人推薦
她有一種把平凡的生活變得魔幻的能力。在她筆下,童年的澡堂、深夜販售食物的吆喝聲、開美容院、吹小喇叭……都彷彿巷口雜貨店裡的水槍、紙娃娃、泡泡膠那麼繽紛多彩,讓孩子看呆了眼。當然,那是童年的眼光,每個孩子都覺得生活很魔幻。寶兒姐特殊的地方,是她把童年的眼光帶進青年、中年。──林蔚昀(作家)
- 推薦序 半百少女心的中間哲學
- 自序 中間的人
-
輯一 微風往事
-
第一次
-
澡堂鹹酸甜
-
我的新天堂樂園
-
黑膠情緣
-
重回社子島
-
氣球歲月
-
少女喇叭手
-
複製叛逆
-
西瓜皮與半屏山
-
B級片生涯
-
失控的電台
-
想像的外公
-
凋零的流動攤販
-
年糕與臘肉
-
-
輯二 小風景
-
問號
-
內衣選購指南
-
低腰褲
-
浮描按摩院
-
公共電話
-
快打旋風與夾娃娃機
-
孤島歌手
-
You Have My Word
-
老派與新潮
-
香港的慢情調
-
隱藏的美味,消失的街道
-
從很遠的地方來
-
乞者與司機
-
計程車,機車與三輪車
-
重慶的幻術
-
巴士旅行
-
夜宿機場
-
面向大海的火車與星空
-
詩路與蜂炮
-
高速公路93公里出口
-
-
輯三 感情教育
-
牽父親的手
-
往日情
-
我的朋友夏天
-
午後的探戈
-
手機有戲
-
戀愛旅行
-
高跟鞋
-
戀愛與補習班
-
從筆友到臉友
-
情人節番外篇
-
通往靈魂的食物
-
柚子與女人
-
城市裡的慾望
-
身體都知道
-
說話
-
失而復得
-
就這樣結束一家書店
-
熄燈日
-
-
輯四 中間的人
-
我以及不存在的二哥
-
中性
-
可不可以不吃苦?
-
未竟的哲學家
-
人生五十。六十。七十。
-
清書與散衣
-
始於床而終於床
-
老派與老花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