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轉心:決定一生幸運的四種關鍵思惟

出版日期
2019/07/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8530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代藏傳佛教大師創古仁波切,對尋求幸福生活開出的四大解方
給眾生紛亂心靈的一帖心安良藥

為什麼你覺得生命無法改變?
為什麼你覺得生而為人卻不幸福?
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教導你真正有效的改變之道。
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的快樂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的往外追求,而是要如理如法的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的審視自心。

如何學習觀修轉化自己的心呢?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創古仁波切以生活中實際的範例為引,簡明易懂的教導轉心向法的四種關鍵思惟——珍貴人身、生死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

⊙第一種思惟:珍貴人身
擁有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因為依靠這個人身,我們可以利益自己,也能成就廣大的利他事業。

⊙第二種思惟:生死無常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莫忘無常之義,才會懂得珍惜每一個時刻。

⊙第三種思惟:因果業報
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元素,會主導現在及未來的生命,選擇取(一切善)捨(一切惡)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第四種思惟:輪迴過患
輪迴六道本具各種痛苦,僅記輪迴之無常,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轉心四思惟」,不僅是開啟快樂的源頭,也是佛教三乘共修的四種基礎法門,精進修持其精義和法教,能使我們的心,徹底並持之以恆的改變,真正離開煩惱與痛苦,超脫生死,一生幸運,愈來愈幸福。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教導所有的人如何去追求真正幸福快樂的書
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痛苦,絕對不能只著眼於短期的快樂,也不能只祈求稍微改善,我們必須依止佛法而尋求長期的無苦之樂。佛法現在就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快樂,也能幫助我們生生世世找到更多的快樂,直到我們再也不需遭受任何痛苦為止。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避免痛苦,那就不要再四下去尋找偏方,而要在佛法之中去尋求,因為佛法必定能帶領你超越痛苦。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給予我們「轉心四思惟」的法教。

⊙這是一本修持佛法的共同基礎入門書
修持佛法就是要修心,也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使心轉向佛法。到底我們要如何才能使心離棄輪迴呢?答案是:學習並觀修「轉心四思惟」——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亦稱為「四共加行」。
「四共加行」的修持方法之所以稱為「基礎」或「預備」的前行法門,是因為必須先完成轉心的四種思惟,才能開始修持正行的法門,唯有徹底認同轉心的四種思惟,我們才能對佛陀的法教生起清淨和絕對的信心,「四共加行」確實是修行的基礎。

⊙這是一本能讓你一生幸運的關鍵之書
創古仁波切認為一生幸運的關鍵,唯有透
  • 書封
  • 目次
  • 作者簡介
  • 藏文序
  • 【再版序】 一生的幸運
  • 【前 言】 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
  • 第一種思惟|你很幸運能得到暇滿人生
  • 珍貴人身
  • 轉心向法
  • 認識六道輪迴
  • 修持佛法的八種逆緣——八無暇
  • 修持佛法的八種逆境
  • 修持佛法的八種心的障礙
  • 修持佛法的十種圓滿
  • 人身是宿世的善業
  • 第二種思惟|莫忘無常之義
  • 死亡無常
  •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
  • 觀修無常的五種方法
  • 每一刻,都是珍貴的時刻
  • 第三種思惟|取(一切善)、捨(一切惡)
  • 因果業報
  • 業,是生命的選擇
  • 身的三種不善
  • 語的四種不善
  • 意的三種不善
  • 動機,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 第四種思惟|(僅記輪迴)之過患
  • 輪迴過患
  • 因瞋恨而落入地獄的痛苦
  • 因貪吝而落入餓鬼的痛苦
  • 因愚癡而落入畜生的痛苦
  • 因傲慢而落入天人的痛苦
  • 因嫉妒而落入阿修羅的痛苦
  • 人道中生老病死的痛苦
  • 結語/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
  • 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 附錄/辭彙表
  • 仁波切語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