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1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06070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面對父母,為什麼只要靠近他們一點,就傷痕累累; 疏遠一點時,卻又歉疚糾結? 給30、40、50歲, 心底仍承受著父母傷痛的我們。 ◎卓翠玲(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衛生醫療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主任督導)、郭麗安(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長)、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撰推薦序;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麗芳(《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心疼推薦有些傷,我們習慣藏得很深。 彷彿,藏得夠深,傷就不存在。 但父母帶來的傷,其實無時無刻捆縛著我們。 無論我們是30、40或50歲…… ※資優生的他燒炭輕生,學生證下壓著遺書,上頭只有簡單幾個字: 「親愛的爸媽,這輩子我很努力地當你們的乖兒子,下輩子可不可以讓我做回我自己?」 ※媽媽過世後,我的確很難過,但更強烈的感覺,竟然是「鬆了一口氣」…… 我們是否: ‧即使表現完美,仍覺得自己不夠好? ‧寧願委屈求全,也無法離開一段「不對的關係」? ‧在人際關係與職場上,總陷入被「情緒勒索」的困境? ‧時常莫名的憤怒、悲觀或沮喪? ‧在愛情或婚姻裡,總是受特定對象吸引,一再的遍體鱗傷。 這些都與原生家庭、父母帶來的傷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 無論是情緒勒索、被當成「情緒伴侶」、漠視孩子的情感與疏離、被投射期待、言語恫嚇或成為父母婚姻關係裡的代罪羔羊……這些傷緩緩滲透進我們的心裡,啃噬著我們的人生,在我們的人際關係、職場、愛情與婚姻,甚至下一代的教養,都烙印下巨大的陰影。 而對於曾經歷照顧他長大的大姊在孕程中驟逝,大妹幼時發展遲緩,小妹小兒麻痺,他從小乖巧聽話,卻總在不讓父母失望及做自己之間糾葛不已的陳鴻彬心理師,他特別能體會原生家庭所帶給孩子的沉重與失落。 於是,他以近20年諮商經驗所寫下的29個真實故事,一個比一個揪心,他寫出我們難以開口或無法開口,或我們早已忘記的心事,其實那些傷口一直不斷地痛著,也牢牢捆縛住我們的人生。 走出陰影,卸下捆縛,以「當自己的父母」般的心,回頭傾聽、擁抱與療癒自己內在的小小孩,是我們最能對自己所做的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