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梅之入畫,何時開始?南唐徐熙有「梅花圖卷」,依據清.吳升【大觀錄】載:「黑梅一枝,
鈎勒烘染,自具古法。」又【宣和畫譜】著錄亦有:「雪梅宿禽圖」、「雪梅會禽圖」等,可惜名存迹亡,惟徐熙之擅寫梅花,自無疑問。
世稱竹有枝而無花,梅有花而無葉,松有葉而無香,惟蘭則兼而有之。北宋詩人兼書法家
黃庭堅,在其所著「幽芳亭記」中,亦有云:「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
及至鹿亭翁著「蘭藝」,始開蘭藝專著之先河。
竹韻清高瀟灑,琅玕十丈,玉立森寒;其色蒼翠欲滴,四時常青,於此對坐足以忘憂滌慮。
古人喻竹直節虛心,性具至德,東坡居士嘗言:「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日無竹。」可見古人
愛竹之情深。
菊,讓人最美好的聯想是晉朝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有愛菊述意詩: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由於淵明愛菊,自此菊名受重視,
詩歌文學開始出現有詠菊之作。菊在秋後開花,有「菊花開後天下無花」之句;而菊性孤傲,
澹雅幽質,有類隱逸之士,於百卉凋零中,燦然獨秀。其品性介潔,尤隱寓高士之襟懷也。
本書就此四君子畫藝和賞析,綜覽張大千大師和古今畫家名作,作全面性探討!
鈎勒烘染,自具古法。」又【宣和畫譜】著錄亦有:「雪梅宿禽圖」、「雪梅會禽圖」等,可惜名存迹亡,惟徐熙之擅寫梅花,自無疑問。
世稱竹有枝而無花,梅有花而無葉,松有葉而無香,惟蘭則兼而有之。北宋詩人兼書法家
黃庭堅,在其所著「幽芳亭記」中,亦有云:「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
及至鹿亭翁著「蘭藝」,始開蘭藝專著之先河。
竹韻清高瀟灑,琅玕十丈,玉立森寒;其色蒼翠欲滴,四時常青,於此對坐足以忘憂滌慮。
古人喻竹直節虛心,性具至德,東坡居士嘗言:「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日無竹。」可見古人
愛竹之情深。
菊,讓人最美好的聯想是晉朝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有愛菊述意詩: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由於淵明愛菊,自此菊名受重視,
詩歌文學開始出現有詠菊之作。菊在秋後開花,有「菊花開後天下無花」之句;而菊性孤傲,
澹雅幽質,有類隱逸之士,於百卉凋零中,燦然獨秀。其品性介潔,尤隱寓高士之襟懷也。
本書就此四君子畫藝和賞析,綜覽張大千大師和古今畫家名作,作全面性探討!
- 四君子 思古情 梅
- 四君子 思古情 蘭
- 四君子 思古情 竹
- 四君子 思古情 菊
- 張大千 畫 談畫梅
- 賞梅或畫梅最佳譜錄 梅花喜神譜
- 王冕與陳憲章倒梅 南枝春早
- 寒梅獨芬 萬蕊千心
- 吳昌碩畫梅 蒼老孤鎖又奔放
- 張大千 畫 談寫蘭
- 鄭板橋畫蘭 運筆流暢
- 招子庸彩墨蘭 明媚俊逸
- 畫蘭寄幽情 寫葉飛如舞
- 張大千 畫 談寫竹
- 有竹人不俗 依蘭我也香
- 張大千 畫 談寫菊
- 愛菊說 此花開盡更無
- 石濤筆意 陶潛情 採菊東籬
- 鄭板橋 寫蘭竹石 寫出人生世故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