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

出版日期
2020/02/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44597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香港,曾經被公認為「遠東足球王國」,甚至有人稱之為「亞洲足球王國」。論香港球員在國際賽上取得的成績,應以1950年代達到巔峰。除了在亞運、亞洲盃、奧運及世界盃外圍賽上戰績不俗外,本港與外埠的足球交流賽事亦精彩紛呈,1968年更成為亞洲首個創立職業足球的地區。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離不開當時的政治格局。本書不是純粹的足球史,它同時探討在冷戰、國共於台灣海峽兩岸對峙的大環境下,足球在這個處於珠江口的英國殖民地,如何反映當時的政治社會形勢和影響香港居民的身分認同或國族歸屬。
  • 01 遠東足球王國:香港 
    • 戰前的香港足球
    • 胡好時代
    • 南巴大戰、「烟士」和首位職業腳
    • 比賽場地和錦標賽事
    • 球員的背景和待遇
    • 戰後的香港足總
    • 小結
  • 02 來自香港的「中華民國」國腳 
    • 兩岸分裂與國際足球
    • 華協與足聯
    • 香港足球界與台灣
    • 球員心態
    • 馬尼拉亞運
    • 衛冕亞運於東京
    • 出線羅馬奧運
    • 第二屆亞洲盃:香港華將內鬨
    • 政治與第四屆及第五屆亞運會和1964年奧運外圍賽
    • 兩奪默迪卡大賽
    • 亞洲盃再戰香港隊
    • 小結
  • 03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代表隊 
    • 首屆默迪卡大賽冠軍:香港
    • 第二屆及第三屆亞運會和第一屆亞洲盃
    • 出線1964年亞洲盃決賽週
    • 出線1968年亞洲盃決賽週
    • 左派眼中的「港產台灣腳」
    • 西報反對台灣「搶奪」球員
    • 足總開始和台灣爭人
    • 求助國際足協
    • 自我訂下代表資格
    • 1966年亞運會
    • 七十年代初的爭議
    • 香港隊成為唯一選擇
  • 04 外隊訪港、英國隊和被遺忘的騷動 
    • 六十年代的四次騷亂
    • 競技運動和殖民關係
    • 1958年:黑池首度訪港
    • 1961年:英格蘭足總隊訪港觸發騷動
    • 1962年:英國陸軍足球隊訪港
    • 1965年:錫菲聯、黑池賀足總金禧
    • 1966年:史篤城、錫週三、富咸訪港
    • 1967年:蘇格蘭國家隊訪港
    • 1969年:英格蘭足總隊再引發騷動
    • 足球場上的殖民主與被殖民者
  • 05 亞洲職業足球先鋒 
    • 打擊偽業餘主義
    • 職業化作為復興足運的手段
    • 華會和球員抗拒職業化
    • 右派觀點看職業化
    • 會長推動職業化
    • 足總與港協之爭
    • 小結
  • 06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隊:由大戰北韓到「五一九」 
    • 第六屆亞洲盃外圍賽:激戰後被北韓擯出局
    • 包勤接掌港隊
    • 1977年揚威星加坡
    • 除夕夜的「中港大戰」
    • 「五一九」之役
    • 小結
  • 07 由盛轉衰的職業足球 
    • 職業足球第一支巨型班:怡和
    • 十四隊甲組和引入外援
    • 職業足球的高峰時期
    • 會長盃和主席盃
    • 南華沉淪
    • 精工王朝、大牌外援與寶路華崛起
    • 甲組隊數減少
    • 削援
    • 走向「全華班」和精工退出
    • 總結:不可能圓滿的解釋
  • 08 從足球反思戰後香港社會 
    • 左右派與殖民政府
    • 足球、國族與民族
    • 殖民政府的認受性和社會穩定
    • 何謂「香港人」?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