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沈燕謀(1890-1971),身兼實業家、學者、文化人及教育家。早歲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化學,學成歸國後在故鄉南通協助張謇興辦實業和教育,曾任上海私立通州中學校長。1949年南下香港,並於新亞書院認識錢穆。五十年代,新亞書院計劃在九龍農圃道新建校舍,錢先生邀請沈先生負責主理建校一事。後歷任新亞書院校董及圖書館館長,對書院貢獻良多。
沈燕謀先生有寫日記的習慣,直至棄世方休。沈先生逝世後,其外甥得其日記,摘其精者連載於雜誌上,凡一千則、四十餘萬字。日記上起1947年,下至1971年沈先生逝世止,當中包含極多掌故及珍貴文化信息,尤其記錄了新亞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早期的事跡;又以交遊關係,日記中提及文化名人佚事甚多(如張謇、蘇曼殊、汪精衛、胡適、張大千、唐君毅、錢穆)。
這批材料當年只連載在雜誌上,亦已事隔近半世紀,連載材料分散且年代久遠,讀者搜尋閱讀,殊感零散。朱少璋博士是次再行整理,同時收集了沈先生的圖片、著述及生平材料,附在日記後,不獨對研究者有極大幫助,一般讀者及愛書人士亦能受惠。
沈燕謀先生有寫日記的習慣,直至棄世方休。沈先生逝世後,其外甥得其日記,摘其精者連載於雜誌上,凡一千則、四十餘萬字。日記上起1947年,下至1971年沈先生逝世止,當中包含極多掌故及珍貴文化信息,尤其記錄了新亞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早期的事跡;又以交遊關係,日記中提及文化名人佚事甚多(如張謇、蘇曼殊、汪精衛、胡適、張大千、唐君毅、錢穆)。
這批材料當年只連載在雜誌上,亦已事隔近半世紀,連載材料分散且年代久遠,讀者搜尋閱讀,殊感零散。朱少璋博士是次再行整理,同時收集了沈先生的圖片、著述及生平材料,附在日記後,不獨對研究者有極大幫助,一般讀者及愛書人士亦能受惠。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人物介紹
- 編者介紹
- 前言 為沈燕謀先生編書始末
- 代序 追尋祖父沈燕謀學無止境的足跡
-
沈燕謀日記節鈔
-
編者說明
-
四十年代日記
-
五十年代日記
-
六十年代日記
-
七十年代日記
-
-
其他
-
編者說明
-
一、沈燕謀文字材料
-
書信、題辭
-
散文、雜記
-
演辭、講錄
-
論說、考證
-
-
二、沈燕謀圖片材料
-
個人·親友
-
手跡·印蛻
-
-
三、沈燕謀生平材料
-
報章材料摘錄
-
書刊材料摘錄
-
-
- 後記 「冷門」的補充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