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今天四十年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01909841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是一本關於《今天》的書。

這裏有一條河流,勾勒了荒涼的大地新的輪廓;這裏有另一種傳統,並置交叉,最終匯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新的傳統。

翻開書稿,喚醒那些回憶的文字,照亮塵封的細節,讓人感慨萬千。時光流水,就像風浪中的漏船,奇跡般破浪向前。如果讀者悄悄地跟隨作者,打開每篇文章的小門,從不同的方向進入暗道,忽明忽暗,撲朔迷離,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時代和語境中,拼湊成關於今天的完整的故事。

四十年,如果有歷史的長度,只不過轉瞬即逝;對於每個人的生命而言,相當於大半生的路程。如果文學有意義的話,即在歷史與個人之間,在長夜與孤燈之間,在生者與死者之間,在語言與沉默之間。
  • 編者的話(北島)
  • 昨天
    • 張郎郎:「太陽縱隊」的傳說及其他
    • 牟敦白:X詩社與郭世英之死
    • 食指:晚風吹散成淡寫輕描
    • 阿城: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
    • 多多:一九七○-一九七八被埋葬的中國詩人
    • 楊樺:白洋淀插隊回憶錄
    • 舒婷:生活、書籍與詩-兼答讀者來信
    • 徐浩淵:詩樣年華
    • 魯雙芹:琥珀中的年月-對七十年代的一些回憶
    • 史保嘉:路上飄滿紅罌粟-關於詩的回憶
    • 彭剛:革命時代,藝術-個人(一九七○ ~ 一九七五)
  • 今天
    • 北島:致讀者
    • 北島:斷章
    • 芒克:往事與今天-長篇回憶錄節選
    • 嚴力:陽光與暴風雨的回憶
    • 徐曉:精神流亡者的重訪
    • 林莽:我們的心從來都是明亮的
    • 譚加東:《今天》與我
    • 甘鐵生:精神獵手-民間記憶史鐵生
    • 萬之:也憶老《今天》
    • 田曉青:十三路沿線
    • 黃子平:早晨,北大!
    • 程奇逢:憶《今天》
    • 阿城:這就是芒克-為芒克詩集作序
    • 阿城:《今天》短篇小說淺談
    • 阿鳴:記《今天》編輯部的一次詩歌朗誦會
    • 鄂復明:早期《今天》事務摭憶
    • 徐敬亞:中國第一根火柴-紀念民間刊物《今天》雜誌創刊三十年
    • 萬之:在廢墟上重建星空-紀念《今天》文學雜誌創刊三十週年
  • 此刻
    • 北島:《今天》一百期
    • 萬之:聚散離合,都已成流水落花-追記《今天》海外復刊初期的幾次編委會議
    • 李陀:遙遠的挪威-奧斯陸《今天》「復刊」散記
    • 李歐梵:永遠的《今天》
    • 林道群:座中多是豪英-《今天》一百期憶舊
    • 梁秉鈞:今天與香港文化
    • 黃愛玲:回歸十五年香港電影專輯
    • 查建英:《今天》片斷
    • 顧曉陽:《今天》片段回想
    • 程奇逢:栽種蘋果樹的人
    • 王渝:後怕-《今天》那三年
    • 宋琳:同人於野-《今天》雜憶
    • 劉禾:花落花開二十年-雜憶《今天》在北美
    • 田原:《今天》在海外
    • 李大興:「今天」網事十年記
    • 朱濤:三十年建造,一本書-《今天:中國當代建築專輯》編輯點滴
    • 劉家琨:永續的緣份
    • 宇向:詩歌來自一種誘人的理想
    • 朱文:無負今天
    • 徐曉:今昔三十年
    • 韓東:我認同的《今天》
    • 陳東東:遞送
    • 廖偉棠:老《今天》一代交給我什麼
    • 阿乙:文學的信使
    • 柏樺:年輕時最難忘的事
    • 李曉軍:「睡覺的人在看路」
    • 王瑞芸:我與《今天》的緣份
    • 郭玉潔:我與《今天》:記三次談話
    • 海生:今天四載
    • 王瑞撰文/攝影:留影《今天》
  • 後記(鄂復明)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