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畫說水滸人物
《水滸傳》的木刻插圖是在明萬曆年間正式登場的,當時三大刻印流派之一的建安派,因投注較多心力於《水滸》的木刻插圖,建立了獨具一格的插圖風格——上圖下文。此種圖文並茂方式,古樸易懂,深受市井小民喜愛,不僅成為建安版的特色,也帶動《水滸》插圖的風氣。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所繪製的《水滸葉子》。
所謂「葉子」,乃是一種博戲或行酒令用的紙牌。天啟五年(1625),陳洪綬以四個月的時間繪出《水滸葉子》,供友人周孔嘉市售,以解燃眉之急。沒想到竟成市井小民的最愛。《水滸葉子》廣為流傳後,崇禎六年(1633)及崇禎十四年(1641),分別由新安派木刻名手黃君倩和黃一中鐫成木刻版畫。
《水滸葉子》雖僅繪出四十位人物,離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相去甚遠,但陳洪綬所選四十人,是根據宋代畫家李嵩所繪的《宋江三十六人像》以及《大宋宣和遺事》中的三十六將姓名,酌予增減,剔除性格與事蹟的重複。本書即依循陳洪綬的舖排,將具有代表性的眾家《水滸》人物,依序請出與讀者見面。
所謂「葉子」,乃是一種博戲或行酒令用的紙牌。天啟五年(1625),陳洪綬以四個月的時間繪出《水滸葉子》,供友人周孔嘉市售,以解燃眉之急。沒想到竟成市井小民的最愛。《水滸葉子》廣為流傳後,崇禎六年(1633)及崇禎十四年(1641),分別由新安派木刻名手黃君倩和黃一中鐫成木刻版畫。
《水滸葉子》雖僅繪出四十位人物,離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相去甚遠,但陳洪綬所選四十人,是根據宋代畫家李嵩所繪的《宋江三十六人像》以及《大宋宣和遺事》中的三十六將姓名,酌予增減,剔除性格與事蹟的重複。本書即依循陳洪綬的舖排,將具有代表性的眾家《水滸》人物,依序請出與讀者見面。
- 代序——《水滸》人物圖譜
- 一、史進
- 二、魯智深
- 三、林冲
- 四、柴進
- 五、楊志
- 六、索超
- 七、雷橫
- 八、劉唐
- 九、吳用
- 十、阮小七
- 十一、公孫勝
- 十二、孫二娘
- 十三、宋江
- 十四、朱仝
- 十五、武松
- 十六、施恩
- 十七、花榮
- 十八、秦明
- 十九、李俊
- 二十、穆弘
- 二十一、張順
- 二十二、戴宗
- 二十三、李逵
- 二十四、蕭讓
- 二十五、石秀
- 二十六、時遷
- 二十七、李應
- 二十八、扈三娘
- 二十九、解珍
- 三十、顧大嫂
- 三十一、呼延灼
- 三十二、徐寧
- 三十三、朱武
- 三十四、樊瑞
- 三十五、盧俊義
- 三十六、燕青
- 三十七、關勝
- 三十八、安道全
- 三十九、董平
- 四十、張清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