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多年來我們都在找一些獨有的東西來定義香港,這個夏天我們找到了。
二〇一九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香港人團結起來守護瀕危的我城,用自己的方法把香港放在世界的版圖上,運動發展到某階段香港人有一種自豪感,覺得香港人真是了不起,重新定義了香港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不是舊獅子山精神那種「自力更生」、「東方之珠」、「經濟城市」,而是新獅子山精神的「拆一掛十」,以強大的勇氣和韌性,在專制的銳實力最前線,頑抗。
二〇一九年夏天的運動,從來就是個身份運動。「反送中」始終是在強調香港和內地(中國)的最大不同:人權和法治的保障,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不同的群體在沒有大台但面對強大暴力的情况下,各自戮力去想自己可以為香港做什麼。這種身份認同,不能由某個政權強加,未必有偉大的藍圖,卻是由在其中的香港人一點一點實踐出來的。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二〇一九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香港人團結起來守護瀕危的我城,用自己的方法把香港放在世界的版圖上,運動發展到某階段香港人有一種自豪感,覺得香港人真是了不起,重新定義了香港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不是舊獅子山精神那種「自力更生」、「東方之珠」、「經濟城市」,而是新獅子山精神的「拆一掛十」,以強大的勇氣和韌性,在專制的銳實力最前線,頑抗。
二〇一九年夏天的運動,從來就是個身份運動。「反送中」始終是在強調香港和內地(中國)的最大不同:人權和法治的保障,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不同的群體在沒有大台但面對強大暴力的情况下,各自戮力去想自己可以為香港做什麼。這種身份認同,不能由某個政權強加,未必有偉大的藍圖,卻是由在其中的香港人一點一點實踐出來的。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 推薦序 美中對抗下的香港抵抗運動
- 推薦序 從不可能到不可避免的劇變
- 推薦序 「我何嘗又唔係好撚鍾意香港」
- 作者序
-
1 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
-
1.1 雨傘運動的影響
-
1.2 從二〇一五到二〇一九:自治和自由的倒退
-
1.3 旺角事件、DQ及政治審訊
-
1.4 小結
-
-
2 百萬人上街之前
-
2.1 背景
-
2.2 各界團體意見、方案和回應
-
2.3 議會戰線
-
2.4 聯署運動
-
2.5 北京的介入
-
2.6 小結
-
-
3 三百零三萬又一個人的八天
-
3.1 六月九日的遊行
-
3.2 六月十二日
-
3.3 過渡期
-
3.4 六月十五日的兩件事情
-
3.5 三百零三萬又一個人的八天
-
-
4 無大台 兄弟爬山 不割席 Be Water
-
4.1 無大台
-
4.2 兄弟爬山 不篤灰 不割席
-
4.3 Be Water
-
4.4 小結
-
-
5 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
-
5.1 策略辯論之源
-
5.2 六月:和理非主導
-
5.3 七一衝立法會:是你告訴我們和平遊行沒有用
-
5.4 七月: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一)
-
5.5 八月: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二)
-
5.6 九月後: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三)
-
5.7 為什麼沒有切割?
-
5.8 小結
-
-
6 政權策略篇
-
6.1 香港還是中國?
-
6.2 民意層面
-
6.3 雙軌矛盾策略時期
-
6.4 止暴制亂,愈止愈亂
-
6.5 「白色恐怖」、心戰與喬裝
-
6.6 攬炒的邏輯
-
6.7 運動與區議會選舉
-
6.8 從四中全會到國安法
-
6.9 小結
-
-
7 國際篇
-
7.1 外交脈絡及背景
-
7.2 外國政府表態與遊說
-
7.3 全球化抗爭
-
7.4 外國政府的態度
-
7.5 當香港變成西柏林
-
7.6 蝴蝶效應:NBA、暴雪及其他
-
7.7 小結
-
-
8 台灣篇
-
8 .1 一國兩制和兩岸關係
-
8 .2 港台命運共同體
-
8 .3 台灣對香港運動的聲援和協助
-
8 .4 陳同佳案的操作
-
8 .5 反抗運動與台灣總統選舉
-
8 .6 小結
-
-
9 傳媒篇
-
9.1 香港傳媒的政治經濟學
-
9.2 反抗運動中的傳媒
-
9.3 暴力對待記者與新聞工作者抗爭
-
9.4 官方記者會與民間記者會
-
9.5 黃藍世界的平行時空
-
9.6 八三一太子和公開資訊的作用
-
9.7 浮屍與「被自殺」
-
9.8 小結
-
-
10 不合作運動篇
-
10.1 不合作運動的概念
-
10.2 不同階段的罷工號召
-
10.3 圍堵機場
-
10.4 港鐵恩仇錄
-
10.5 消費者的不合作運動
-
10.6 黃色經濟圈
-
10.7 小結
-
-
11 反抗運動與香港人身份
-
11.1 香港人身份的前世今生
-
11.2 運動早期的身份動員
-
11.3 地區身份動員
-
11.4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
11.5 願榮光歸香港
-
11.6 變成反中運動
-
11.7 香港人身份與命運共同體
-
11.8 小結
-
-
12 警察暴力與基本權利
-
12.1 香港警察形象的變化
-
12.2 不成比例的武力
-
12.3 不斷踰越的底線
-
12.4 不受制約的權力
-
12.5 性暴力
-
12.6 違反程序與基本權利
-
12.7 仇恨的滋長和信任的崩潰
-
12.8 小結
-
-
13 總結篇 自由專制的破局
-
13.1 自由專制的破局
-
13.2 反送中運動的政治衝擊
-
13.3 民主運動的策略改變
-
13.4 政權策略與破局
-
13.5 未能總結的總結
-
- 參考書目
- 反送中運動大事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