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看清市場本質,擁抱財富思維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0547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繼暢銷書《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後,
  再度濃縮20餘年研究及長春藤名校授課精華,
  幫你養成金融思維,處理財富、管理投資。
  沒有繁瑣公式,不必複雜計算,
  只要比別人懂得多、看得清,你就是市場上的贏家!

  股票、債券、基金、期貨、選擇權等金融商品多不勝數、眼花撩亂,
  一般人到底該從哪裡入手?到底要如何分析判斷才能賺錢?
  你真的知道你手中的投資組合是什麼東西嗎?
  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你就惶惶不安,終日猶豫不決到底是該進場還是停損?

  唯有了解各種金融工具的問世成因與運作邏輯,
  你才能真正看清市場本質,擁抱財富思維!

  看看以下的問題,是否和你想的不同?
  ●為什麼猶太人能夠主宰世界金融秩序?是他們比較有投資天賦嗎?
  →這與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教義分歧有關,但也導致了猶太人二戰時的悲慘遭遇。

  ●配息分紅多的公司應該是好標的吧?那為什麼google、臉書等大公司總是不分紅,卻照樣受到投資者熱愛?
  →對股東更重要也更好的回報是股價上漲,將盈餘用在生產研發才是更好的選擇。

  ●千萬不要碰期貨、選擇權,有多少人因此傾家蕩產,為何政府還不管制禁止呢?
  →期貨、選擇權在市場上有存在的必要性,其優點在於能對沖風險。少數人的巨大損失,往往是因為投資槓桿率失控與賭徒心理相結合的後果。

  ●市面上基金千百種,到底該如何挑選呢?近期業績好的基金,未來業績應該也不會太差吧?
  →不要迷信基金績效排行榜,近期業績好的基金,未來業績不一定好,甚至可能很差。如果可以的話,選擇名校精英管理的基金,業績通常比較好。

  以上答案是否與你預想的有落差?現在正是時候看清投資背後的真相!

  本書從金融的起源講起,透過我們生活中和歷史上的各種案例,闡述了金融的意義和價值、普惠金融、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等與我們普通人生活緊密相連的內容,有助我們充分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識,看透財富運轉邏輯,合理運用金融工具,獲得更好的生活。

  看起來很複雜的金融世界,其實不用公式,不用長篇大論,不需要有專業背景,只要打開本書就可以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創造、升級和保衛我們的財富。

名人推薦

  Mr. 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小賈/ 「懶人經濟學」社群創辦人
  安納金/知名財經作家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鍾文榮/《巷子口經濟學》作者、產業分析師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以首字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這個社會一定會獎勵那些對錢有行動力的人,而本書就是最好的起點。──小賈

  翻開這一本著作之時,赫然聳現其中仍有許多過去所不知的知識與歷史,超出我所知所能甚多,此書含金量之高,令我感到驚喜與讚嘆!──安納金

  金融已變得讓人眼花撩亂,任何人都無法脫離它,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卻還遠遠不夠。陳志武教授的這本新書可說正是及時雨。──吳惠林

  面對一個金融概念,不要被表面疑惑,要去了解實質的本質,如何了解?從這本書開始了解起吧!──游庭皓
  • 推薦序:這個社會獎勵對錢有行動力的人
  • 推薦序:金融領域最堅實的地基在這裡
  • 推薦序:好一堂簡明的「金融投資課」
  • 推薦序:掌握真正財富自由,從歷史開始了解
  • 作者序:投資理財是人人都該上的通識課
  • 第一部分 宗教與金融的相互競爭
    • 1 金融緩慢發展的歷史
      • 遠古借貸沒有發展出金融市場
      • 《聖經》禁止用錢賺錢
      • 猶太人為何主宰金融世界?
      • 延伸閱讀 人力資本──無形的成長要素
    • 2 新教解放金融
      • 宗教改革與金融解放
      • 歐美新教國家為何比天主教國家強大?
      • 延伸閱讀 因信稱義的「另類」重要性
    • 3 宗教和福利國家的競爭
      • 規避風險的各種體系:家族、宗教、金融與福利國家
      • 教會也能助人規避風險?
      • 福利國家的興起是利或弊?
      • 延伸閱讀 「國家」是自古就存在的嗎?
    • 4 金融與家庭的互補
      • 宗教和福利國家:此消彼長的競爭
      • 「還是家靠得住」:南歐國家的經歷
      • 婚姻的未來:金融會改變一切嗎?
      • 延伸閱讀 什麼是平等?
  • 第二部分 債券市場
    • 5 國富與民富
      • 證券市場為何起源於西方?
      • 證券市場在西方的發展
      • 「窮政府」還要減稅?財政赤字的邏輯
      • 延伸閱讀 壟斷的經濟學
    • 6 從西方歷史看國債
      • 誰奠定了美國的金融地位?
      • 英國、法國的發展為何不同?
      • 西班牙為何無法強大?
      • 延伸閱讀 經濟長期成長的關鍵──高效的經濟組織
    • 7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 如果明朝有發達的國債市場
      • 清末國債的是與非
      • 辛亥革命後新政權的資金從何而來?
      • 延伸閱讀 保路運動與清朝的滅亡
    • 8 債券市場的運用與發展
      • 中國債券市場的現況
      • 如何評估債券的價值與風險?
      • 債務期限結構:中國的負債是否太多?
      • 延伸閱讀 活學活用報酬率──估算「教育」的報酬
  • 第三部分 衍生性金融商品
    • 9 衍生性金融商品是什麼?
      • 遠期合約和期貨
      • 房價期貨與大宗商品期貨:期貨的命運為何大不同?
      • 黃金期貨與黃金存摺
      • 延伸閱讀 金本位體系是如何崩潰的?
    • 10 套期保值降低企業風險?
      • 期貨對於石油公司的重要性
      • 期貨中的明星──股指期貨
      • 期貨不可怕,槓桿才可怕
      • 延伸閱讀 為什麼交易市場優於一對一交易?
    • 11 選擇權交易是怎麼回事?
      • 買權和賣權到底是什麼?
      • 《大賣空》中的選擇權傳奇
      • 選擇權的價值在於高報酬嗎?
      • 延伸閱讀 企業家的成功需要哪些條件?
    • 12 如何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
      • 深陷衍生性金融商品:中航油的故事
      • 國泰航空大裁員:是油價對沖惹的禍?
      • 創業創新的金融基礎:選擇權激發活力
      • 延伸閱讀 與選擇權有關的名詞解釋
  • 第四部分 基金市場
    • 13 基金是什麼?
      • 公募基金是怎麼回事?
      • 基金的哲學
      • 如何評估基金的業績?
      • 延伸閱讀 投資者為什麼會買基金?
    • 14 如何選基金?
      • 最近業績好,未來業績就會好嗎?
      • 精英管理的基金更好嗎?
      • 集體決策型與個人決策型基金的優劣
      • 延伸閱讀 中國的政府引導基金
    • 15 如何將各種基金組合最佳化?
      • 主動還是被動:指數型基金好嗎?
      • 基本面指數基金:聰明貝塔法為什麼好?
      • 私募與公募股權基金:差別在於流動性
      • 延伸閱讀 股票價格的「隨機漫步」理論
    • 16 境外投資如何操作?
      • 對沖基金業績的真相
      • 買房與投資境外房產基金哪個更好?
      • 在外匯管制下如何合法進行境外投資?
      • 延伸閱讀對沖基金──金融圈中的「野孩子」?
  • 第五部分 股市監管
    • 17 股市究竟是什麼?
      • 股市的價值不只是融資
      • 股市為何需要會計師?
      • 投資銀行是做什麼的?
      • 延伸閱讀 委託代理問題與三種對策
    • 18 股市該如何監管?
      • 在股市中「搭便車」
      • 為什麼有證監會?
      • 政府在股市中的立場
      • 延伸閱讀 有效市場假說與證監會的角色
    • 19 股市需要媒體
      • 媒體為什麼也是股市的基礎設施?
      • 訊息渾濁:劣幣驅逐良幣的土壤
      • 今日中國股市跟清末股市的異同
      • 延伸閱讀 股票市場中,誰來生產資訊?
    • 20 市場的力量
      • 逆向思維:為什麼做空也可以是正能量?
      • 「野蠻人」也是資本市場的朋友
      • 亞洲公司股權模式的特色與成因
      • 延伸閱讀 如果市場被遏制會如何?看看最低工資法與底特律的衰敗
    • 21 股票分紅和監管
      • 監管單位為什麼強制上市公司分紅?
      • 明清時期的「強制性官利」是怎麼回事?
      • 上市公司減少分紅是國際趨勢
      • 延伸閱讀 分紅的理由
  • 第六部分 金融市場、貧富差距與創業創新
    • 22 金融市場是富人俱樂部?
      • 金融不是富人俱樂部:底層翻身的故事
      • 創投基金是怎麼來的?
      • 那斯達克革命使資本市場更扁平
      • 延伸閱讀 不只是創投──分層的那斯達克
    • 23 金融為什麼具有普惠性?
      • 銀行是富人俱樂部:德國的故事
      • 金融管制對草根階層更好嗎?
      • 股票市場讓老百姓有財產性收入
      • 延伸閱讀 中產階級:橄欖的基幹
    • 24 未來為何更需要金融?
      • 金融促進消費平等
      • 保險金融為什麼是扶貧之路?
      • 精準金融產品為什麼更具普惠性?
      • 延伸閱讀 中國的高儲蓄率之謎
    • 25 貨幣化是什麼意思?
      • 如果有個非貨幣化的社會?
      • 貨幣化是好東西嗎?
      • 曾國藩中舉後的資金挑戰
      • 延伸閱讀 借貸利息與古時貪腐的關聯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