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3天搞懂理財迷思:衝出投資迷霧,提升理財知識,不被產品話術灌迷湯!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4890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現在利息那麼低,解約定存改買連動債之類的金融商品比較划算?
企業買回庫藏股,要跟嗎?庫藏股真的是公司護盤萬靈丹?
高殖利率概念股讓你閉著眼睛賺不停?
看空市場買反向ETF就對了?
投資型保單是讓你進可攻、退可守,還是讓你進退失據?

銀行存款利率屢創新低,通膨也讓你手上的錢愈來愈薄。想把辛苦省下來的存款拿來投資,靠理財商品錢滾錢是可靠的方法之一。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接觸到的銀行理專、證券公司營業員、保險公司營業員,所推薦的商品是真正符合你的需求,還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業績目標?

《3天搞懂理財迷思》內容劃分為三大部分,包括銀行端、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一次破解多項投資理財商品的包裝話術與計算方式,幫助你診斷本身真正的需求,判斷金融商品的實際收益與好壞,做好最符合你本身需求的理財規畫!

【本書特色】
1.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金融商品,買賣停、看、聽!一問一答方式,讓你徹底搞懂金融商品投資眉角,不被推銷話術灌迷湯!
2.簡單說明各項專有名詞,打好基礎。先看懂金融產品說明的玄機,才知道如何分析利弊、拆解招數,走出投資誤區。
3.完全圖解!將投資關鍵全部記下來:把複雜的觀念簡單化、視覺化,不死記硬背,自然而然融會貫通!附有總結筆記,讓重點容易理解、容易記憶。
4.專為金字塔頂端客戶投資操作的梁亦鴻老師親自跨刀授課:精心規劃3天課程,不必花時間出門上課,教你如何觀察投資地雷,自己做自己的理財顧問!
  • 序 讓老師幫你突破理財迷思
  • 第1天 如何聰明地跟銀行打交道
    • 第1小時 銀行算給你的是單利還是複利?報酬率該怎麼算?又該怎麼存?
      • 把錢存在銀行,先搞懂這三個問題
      • 銀行的牌告利率透露升降息玄機
      • 存款方案的選擇,攸關利息多寡以及領息的週期
      • 買金融商品前,先破解金融迷思
    • 第2小時 想改巢換貸?銀行不讓你知道的眉角
      • 因為利息低,你就趕緊買房?萬一升息了,你怎麼辦?
      • 房屋貸款種類知多少
      • 房貸關鍵因素有三項:利率、償還年限以及償還方式
    • 第3小時 解約定存買金融商品?理財專員沒說的五大風險
      • 利率低,定存族該解約買連動債或是目標到期債券基金?
      • 連動債的報酬形式千變萬化,你可瞭解其中的貓膩?
      •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不保證保本保息
    • 第4小時 購買基金的12大迷思
      • 買基金也得跟上時尚潮流嗎
      • 等基金回檔再買?小心遍體鱗傷!
      • 身上穿的要買潮牌,連買入基金也得講究名牌?
    •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 NO.1 銀行存款這麼多種,應該要挑選哪一種?
      • NO.2 雙元貨幣定期存款
      • NO.3 風險低就不容易虧損嗎?基金的風險等級這樣看!
  • 第2天 這些觀念學起來,證券市場不再是吃人市場!
    • 第1小時 注意雷點,避免成為出貨的對象
      • 庫藏股是救股價的良藥?跟投可以賺大錢?
      • 執行庫藏股再搭配基本面,讓股價得以趁勢而起
      • 執行效率差,淪為口水護盤
      • 買進庫藏股,停、看、聽!庫藏股未必真是救市萬靈丹,只能說是支撐股價的一個因子
    • 第2小時 學會看財報,避免存股變存「骨」!
      • 是利多還是假象?營收創新高,股價卻跌停?暗黑手法要注意!
      • 營收創新高之餘,毛利率的變化又是如何?
      • 爆量收黑的幕後黑手會是誰?
      • 是存股還是存「骨」?財報亮眼再下手,不用擔心錯失良機
    • 第3小時 你是買正品還是買贈品?虧掉的價差,可能百年的配息都補不回來!
      • 慎選高殖利率概念股,替代低利率定存
      • 投資股票,是買正品?還是在買「贈品」?
      • 買進股票的殖利率「變大」了,你是應該賣掉呢?還是持股續抱?
    • 第4小時 複製指數有誤差,買ETF前一定要懂的觀念!
      • 沒跟上台積電漲停,威力彩又沒中,改買槓桿型ETF搏一把?
      • 複製指數有誤差,報酬率這樣算
      • 漲跌幅並非亦步亦趨或者完全相反;即使你看法正確,操作結果也會與預期有一點落差
      • 趨勢看多選槓桿;趨勢看空選反向——臺股趨勢反轉,T50反1也能賺
      • 投資反向、槓桿ETF應該有的風險意識
    •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 NO.4 看出財務報表裡的常見「陷阱」
  • 第3天 保險是在幫你守財還是散財?
    • 第1小時 買保險前,這些觀念你都懂嗎?
      • 利率調降之後,儲蓄險的報酬還會高於定存嗎?
      • 你總繳的「保險費」,不會跟「保險金額」一樣
      • 保費繳不出來?已繳交的保費放水流?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第2小時 外幣保單紅不讓,但它真的適合你嗎?
      • 臺幣升值,買外幣保單;怎麼臺幣貶值,也是推銷外幣保單?
      • 外幣保單可分為「外幣投資型」和「外幣傳統型」保單
      • 外幣有升值的潛力,也有貶值的可能性;匯率是外幣保單的最大風險
      • 外幣保單讓你心動不已?先搞懂八大要點再買也不遲!
    • 第3小時 各國都在啟動降息循環,我的利變型壽險要解約嗎?
      • 「以退休之名」買保單,卻因為降息想要解約?
      • 利變型 VS. 非利變型保單,差別只在「宣告利率」
      • 宣告利率並非基本保障的一環,而是額外多出來的回饋金
      • 「利變」壽險,「利」是會「變」的,沒有保證這回事!
      • 你是在買保障,還是買增額回饋分享金?保險是為了保障,不是為了獲利!
    • 第4小時 投資型保單是讓你進可攻退可守,還是讓你進退失據?
      • 投資型保單號稱兼顧保障與投資,但這真的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還是會因此而顧此失彼呢?
      • 投資型保單運作三步驟,衍生出三個誤會
      • 投資型保單的保費不是固定,保額也會變動
      • 買投資型保單是在避險,還是在冒險?
      • 你的預期報酬與實際績效差很多?調整心態與調整理財工具一樣重要!
      • 你繳交的保費「並不是」100%都用來投資!
      • 投資型保單到底是進可攻退可守,還是會讓你進退兩難?
      • 投資型保單的效益不如預期?可考慮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 NO.5 買保險真的可以節稅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