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30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首任所長嚴家祺,在台灣出版過《首腦論》、《文革十年史》。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嚴家祺長期探討金融風暴成因,並將其研究成果,於2020年5月交給台灣的翰蘆圖書公司出版了這本《全球財富論—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
作者說,21世紀的今天,全球家庭財富大約在280萬億至360萬億美元之間,集中在兩個領域,第一是房地產,占一半以上。第二是金融資產,大約占40%。人類6千年來開採的黃金共18萬多噸,體積比一艘航母稍大,近期金價不斷提高,價值不過1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兩天的外匯交易量。積累財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對家庭、企業、國家來說,現代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金融財富的積累。
作者在序言指出,「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有四大支柱:1.「金融自循環模型」;2.「金融衝擊力假說」;3.「全球經濟體『債務孤立系統』思想」;4.「全球金融恒等式」。金融資產數量不論如何增長,不過是擴大了、強化了一些人向另一些人索取實體財富的權利,而在我們的地球上,全人類財富並不以金融資產的增加而增加,不以金融的擴張而擴張。惡性通貨膨脹和金融資產的氾濫,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
本書描繪了全球金融的整體面貌,分析了「財富」的名和實、提出了「金融自循環」模型。作者說,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家銀行、一個國家,都是「經濟體」,加上「全球經濟體」,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國家資產負債表」就是「國家總帳本」,「全球資產負債表」就是「全球總帳本」。
任一國的中央銀行,可以任意擴大貨幣發行量,使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任意擴大。債務增加的同時,資產也隨之增加。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經濟體,從家庭、企業到國家,相互間都有債權債務關係,只有「全球經濟體」是一個絕對的「債務孤立系統」,在每一個「時點」,「全球金融資產」與「全球金融負債」之和恒等於0,這就是「全球金融恒等式」。2020年的「新冠大流行病」使許多國家大幅度擴張「中央銀行總帳本」和「國家總帳本」,這雖然有助於保持目前金融市場的在表面上的順暢運行,但為未來埋下了全球超過2008年更大規模金融風暴的種子。
作者在本書中探討了未來貨幣制度的前景,在經濟領域,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存在了5千年的傳統貨幣將退出歷史舞臺,隨著數位貨幣使用範圍的擴大,代替貨幣的是「國家總帳本」和「全球總帳本」,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經濟體各自的「總帳本」。本書的目的,就是探討建立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的途徑。這有助於逐步在全球範圍內減弱「金融衝擊力」,簡化金融的複雜性,減少金融自迴圈,從根本上減弱或消除全球性的大規模金融風暴,金融就可以逐步實現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崇高使命。
作者說,21世紀的今天,全球家庭財富大約在280萬億至360萬億美元之間,集中在兩個領域,第一是房地產,占一半以上。第二是金融資產,大約占40%。人類6千年來開採的黃金共18萬多噸,體積比一艘航母稍大,近期金價不斷提高,價值不過1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兩天的外匯交易量。積累財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對家庭、企業、國家來說,現代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金融財富的積累。
作者在序言指出,「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有四大支柱:1.「金融自循環模型」;2.「金融衝擊力假說」;3.「全球經濟體『債務孤立系統』思想」;4.「全球金融恒等式」。金融資產數量不論如何增長,不過是擴大了、強化了一些人向另一些人索取實體財富的權利,而在我們的地球上,全人類財富並不以金融資產的增加而增加,不以金融的擴張而擴張。惡性通貨膨脹和金融資產的氾濫,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
本書描繪了全球金融的整體面貌,分析了「財富」的名和實、提出了「金融自循環」模型。作者說,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家銀行、一個國家,都是「經濟體」,加上「全球經濟體」,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國家資產負債表」就是「國家總帳本」,「全球資產負債表」就是「全球總帳本」。
任一國的中央銀行,可以任意擴大貨幣發行量,使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任意擴大。債務增加的同時,資產也隨之增加。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經濟體,從家庭、企業到國家,相互間都有債權債務關係,只有「全球經濟體」是一個絕對的「債務孤立系統」,在每一個「時點」,「全球金融資產」與「全球金融負債」之和恒等於0,這就是「全球金融恒等式」。2020年的「新冠大流行病」使許多國家大幅度擴張「中央銀行總帳本」和「國家總帳本」,這雖然有助於保持目前金融市場的在表面上的順暢運行,但為未來埋下了全球超過2008年更大規模金融風暴的種子。
作者在本書中探討了未來貨幣制度的前景,在經濟領域,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存在了5千年的傳統貨幣將退出歷史舞臺,隨著數位貨幣使用範圍的擴大,代替貨幣的是「國家總帳本」和「全球總帳本」,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經濟體各自的「總帳本」。本書的目的,就是探討建立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的途徑。這有助於逐步在全球範圍內減弱「金融衝擊力」,簡化金融的複雜性,減少金融自迴圈,從根本上減弱或消除全球性的大規模金融風暴,金融就可以逐步實現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崇高使命。
- 著者序
- 前言
-
1. 宇觀金融觀
-
1.1 金融的要素和特徵
-
1.2 金融世界的不對稱性
-
1.3 有效市場假說的侷限性
-
1.4 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
-
1.5 從複雜科學看全球金融
-
-
2. 財富的名與實
-
2.1 「財富」三要素
-
2.2 貨幣的「名實分離」
-
2.3 貨幣與其他金融資產的區別
-
2.4 財富的存量和流量
-
2.5 資本地球和金融雲層
-
-
3. 金融自循環
-
3.1 金融擴張的途徑
-
3.2 貨幣的擴張
-
3.3 債的五種形式
-
3.4 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
-
3.5 金融雲化
-
3.6 金融市場的阻力
-
3.7 金融自循環和金融回轉流
-
3.8 金融自循環模型
-
-
4. 金融波動
-
4.1 金融波動和財富轉移
-
4.2 市場的分類
-
4.3 價格形成機制
-
4.4 商品貿易中的財富轉移
-
4.5 房地產交易中的財富轉移
-
4.6 資訊差異和資訊黑洞
-
4.7 金融市場中的財富轉移
-
4.8 金融槓桿擴大財富轉移
-
4.9 政策性財富轉移
-
-
5. 資產負債表
-
5.1 家庭資產負債表
-
5.2 工商企業資產負債表
-
5.3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
-
5.4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
-
5.5 擴表和縮表
-
-
6. 金融衝擊力假說
-
6.1 兩類理想市場
-
6.2 廣義債券
-
6.3 金融衝擊力
-
6.4 金融衝擊力三定律
-
-
7. 金融風暴成因論
-
7.1 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
7.2 從次貸危機到金融海嘯
-
7.3 0價值的證券資產
-
7.4 金融危機的成因
-
7.5 《經濟秩序和平變革宣言》
-
-
8. 經濟學的五次革命
-
8.1 經濟學的革命和改良
-
8.2 經濟學數學模型的侷限
-
8.3 經濟學的第五次革命
-
-
9. 全球金融恒等式
-
9.1 國家資產負債表
-
9.2 資本結構的歷史變遷
-
9.3 金融發展的鐘形曲線
-
9.4 全球金融恒等式
-
9.5 緩慢增長論
-
-
10. 全球總帳本
-
10.1 優勢儲備貨幣的變遷
-
10.2 全球無國界貨幣
-
10.3 數位貨幣與電子錢
-
10.4 全球總帳本
-
- 參考書目
- 後記:尋找全球金融風暴的成因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8675/6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