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Amazon暢銷10年兒童健康類Top1教養經典★
★ADHD過動兒生活常規訓練專書No.1★
★40年經驗實證,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設計★
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
(1~13歲孩子適用)
{隨書贈「執行力訓練手札」}
【輕鬆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王宏哲(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李崇建(作家、老師、教育者)
楊俐容(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家)
彭菊仙(親子教養作家、3個孩子的媽)
張正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翁菁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我家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太散漫了!
老是叫不動,動作拖拖拉拉,做事常分心,動不動就愛哭,
專注力不持久、組織力太弱、堅持力不夠……
到底問題出在哪?
其實,不是孩子不做,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些孩子資質好、潛力佳、動機夠,缺乏的只是大腦的統整力與執行力!
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協助孩子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
作者40年來的研究與諮詢訓練經驗證明:
父母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根據兒童發展最新研究顯示,很多有能力的孩子,都出現「執行能力不足」情形。
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教你:
配合兒童大腦發育、生心理發展,針對不同年齡層,
運用4階段兒童執行能力評量表,找出孩子的強項、弱項;
輔以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技巧,提升孩子的11項執行能力,
搭配27個實際教養案例,分析問題根源,
輕鬆解決讓父母頭痛20項日常生活大小事。
【6步驟完成執行力訓練】
Step1:確認想解決的問題行為
Step2:和孩子一起設定目標
Step3:列出孩子達到目標需遵守的步驟(父母提供誘因,孩子有成功表現時鼓勵他。)
Step4:將步驟製成規則清單,提醒孩子遵循(和孩子說:「去看你的那張表。」)
Step5:監督孩子依流程步驟執行,漸漸內化成習慣(父母提醒:「你現在需要做什麼呢?」)
Step6:父母逐漸減少監督的頻率和強度(孩子會對自己說:「我現在應該做什麼呢?」)
【輕鬆解決20個父母最頭痛的問題】
起床後上學前準備工作、整理房間、收拾個人物品、做家事、才藝練習、準時就寢、整理書桌、寫作業、收納筆記或作業、寫報告、準備考試、處理開放性任務、處理耗費心神任務、長期計畫、控制脾氣、控制衝動行為、管理焦慮、應對計畫變動、不要動不動就哭、學習解決問題
執行力=生活能力╳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夢想實踐能力
執行力訓練計畫=大腦反應機制的模擬訓練
※初版書名為《教出孩子的行動力》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王宏哲(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李崇建(作家、老師、教育者)、楊俐容(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家)、彭菊仙(親子教養作家、3個孩子的媽)、張正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翁菁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本書特色
1.本書為市面上第一本全方位的孩子執行能力訓練教養專書。
2.本書針對孩子常見的問題案例,運用簡單的表格和評量,以實際做法提升孩子的執行能力。
3.隨書贈「執行力訓練手札」。
★ADHD過動兒生活常規訓練專書No.1★
★40年經驗實證,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設計★
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
(1~13歲孩子適用)
{隨書贈「執行力訓練手札」}
【輕鬆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王宏哲(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李崇建(作家、老師、教育者)
楊俐容(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家)
彭菊仙(親子教養作家、3個孩子的媽)
張正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翁菁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我家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太散漫了!
老是叫不動,動作拖拖拉拉,做事常分心,動不動就愛哭,
專注力不持久、組織力太弱、堅持力不夠……
到底問題出在哪?
其實,不是孩子不做,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些孩子資質好、潛力佳、動機夠,缺乏的只是大腦的統整力與執行力!
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協助孩子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
作者40年來的研究與諮詢訓練經驗證明:
父母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根據兒童發展最新研究顯示,很多有能力的孩子,都出現「執行能力不足」情形。
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教你:
配合兒童大腦發育、生心理發展,針對不同年齡層,
運用4階段兒童執行能力評量表,找出孩子的強項、弱項;
輔以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技巧,提升孩子的11項執行能力,
搭配27個實際教養案例,分析問題根源,
輕鬆解決讓父母頭痛20項日常生活大小事。
【6步驟完成執行力訓練】
Step1:確認想解決的問題行為
Step2:和孩子一起設定目標
Step3:列出孩子達到目標需遵守的步驟(父母提供誘因,孩子有成功表現時鼓勵他。)
Step4:將步驟製成規則清單,提醒孩子遵循(和孩子說:「去看你的那張表。」)
Step5:監督孩子依流程步驟執行,漸漸內化成習慣(父母提醒:「你現在需要做什麼呢?」)
Step6:父母逐漸減少監督的頻率和強度(孩子會對自己說:「我現在應該做什麼呢?」)
【輕鬆解決20個父母最頭痛的問題】
起床後上學前準備工作、整理房間、收拾個人物品、做家事、才藝練習、準時就寢、整理書桌、寫作業、收納筆記或作業、寫報告、準備考試、處理開放性任務、處理耗費心神任務、長期計畫、控制脾氣、控制衝動行為、管理焦慮、應對計畫變動、不要動不動就哭、學習解決問題
執行力=生活能力╳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夢想實踐能力
執行力訓練計畫=大腦反應機制的模擬訓練
※初版書名為《教出孩子的行動力》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王宏哲(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李崇建(作家、老師、教育者)、楊俐容(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家)、彭菊仙(親子教養作家、3個孩子的媽)、張正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翁菁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本書特色
1.本書為市面上第一本全方位的孩子執行能力訓練教養專書。
2.本書針對孩子常見的問題案例,運用簡單的表格和評量,以實際做法提升孩子的執行能力。
3.隨書贈「執行力訓練手札」。
- 推薦序 父母必備,兼具愛與管教的實務指南—楊俐容
- 推薦序 培養孩子的執行能力,父母是關鍵角色—翁菁菁
- 推薦序 有策略、有方法,散漫拖拉的孩子也會變得能幹有效率—彭菊仙
- 前言 從小培養孩子的執行力,學會獨立自主的第一步!
-
第一部 為什麼我的孩子聰明又過動?目標:釐清孩子哪些方面需要幫助?找出最需強化的執行能力!
-
第1章 聰明的孩子怎麼會這麼過動?
-
教養案例 1 孩子容易分心,整理房間拖拖拉拉,過了半小時,卻一事無成…
-
專家分析 孩子散漫,是大腦的統整力與執行力出了問題!
-
執行能力區隔愈細,愈能精準找到解決方案
-
【執行能力發展順序對照表】
-
遺傳、環境與生長經驗,都會影響執行能力發展
-
在孩子還無法自主時,父母把自己的額葉借給他!
-
-
第2章 辨別孩子的強項和弱項,確認需要協助的地方
-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執行能力發展的重點
-
如何判斷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否到位?
-
【兒童不同年齡層須具備的執行能力任務對照表】
-
教養案例 2 有條有理但容易生氣的哥哥,和拖拖拉拉但有創意的弟弟…
-
專家分析 明白執行能力的彼此關聯,有助於擬訂協助孩子的方法
-
-
第3章 了解親子執行能力的強弱項關係,才能找出合作的方式
-
教養案例 3 雜亂無章的兒子和沒有時間感的爸爸…
-
專家分析 親子強弱項相同,容易同理孩子,但效率不是更好就是更差;
-
親子強弱項若相反,雖容易親子衝突,但更懂得如何互補孩子的弱項
-
父母愈了解自己的執行能力強弱項,愈能找出親子合作的方法!
-
父母變通力強,是親子強弱項組合相反的解藥
-
教養案例 4 迷糊媽媽和迷糊女兒…
-
專家分析 當負荷過重、壓力太大時,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況!
-
-
第4章 依孩子的能力克服障礙,完成任務!
-
教養案例 5 孩子不喜歡師長指派的任務…
-
專家分析 依孩子的特質,陪伴孩子迎向障礙、克服障礙,發展自信!
-
教養案例 6 缺乏變通力、情緒控制力不佳的孩子不愛寫作文…
-
專家分析 弄清楚孩子抗拒任務的原因為何,了解障礙在哪裡?
-
只給孩子需要的支援,累積成功經驗,才能增強自信心!
-
-
-
第二部 奠定孩子思考習慣的十大原則與三大法門 目標:從調整環境開始,一一拔除讓孩子散漫的因子!
-
第5章 掌握改善孩子執行能力的十大原則
-
原則 1 與其盼望孩子透過觀察獲得欠缺的能力,不如直接教導他們
-
原則 2 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是正視執行能力弱項的第一步
-
原則 3 由外在事物改變開始,逐步內化
-
原則 4 外在改變包括:改變環境、調整任務、改變和孩子互動的方式
-
原則 5 順勢運用孩子爭取主控權的內在驅力,不要與之對抗
-
原則 6 把工作任務調整成符合孩子的能力
-
原則 7 運用誘因鼓勵孩子
-
原則 8 提供剛好足以讓孩子成功的支持
-
原則 9 持續提供支持和監督,直到孩子能成功掌控任務
-
原則 10 決定停止支援、監督和獎勵時,最好逐漸放手,別突然中斷養成執行能力的三道門:前因、行為、後果
-
-
第6章 第一法門:幫孩子調整環境— A 前因(Antecedent)
-
教養案例 7 孩子總在餓了、累了或興奮過頭時發脾氣…
-
專家分析 孩子還小時,要先開始調整【環境】而不是改變【孩子】!
-
改變實體或社交環境,減少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
把任務變成孩子想去做的事
-
改變與孩子互動的方式
-
-
第7章 第二法門:直接教導孩子執行的技能— B 行為(Behavior)
-
教養案例 8 上學前拖拖拉拉,媽媽總要呼來喝去…
-
專家分析 善用教導和激勵,幫助孩子更有能力
-
改用【鷹架用語】溝通,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能力
-
直接引導六步驟,養成孩子的好習慣
-
教養案例 9 剛升上七年級,學校作業進度跟不上…
-
逐漸減少監督孩子的步驟
-
訓練四階段:父母主導、規畫步驟、詢問與提醒、轉換與內化
-
-
第8章 第三法門:激勵孩子運用執行能力— C 後果(Consequence)
-
教養案例 10 小孩玩具亂放、電玩超時、迷上滑雪且忽略課業…
-
專家分析 激勵,能讓孩子產生動機
-
用讚美來加強執行能力
-
在終點給些甜頭,讓孩子覺得付出有回報
-
必要時,運用比較正式的獎勵制度
-
運用激勵計畫,通盤強化執行能力
-
-
-
第三部11種執行力訓練應用,讓孩子學會獨立 目標:從20項最常見的問題,歸納11種執行能力訓練,各個擊破孩子的散漫態度!
-
第9章 事先規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
起初只提供最低限度的引導
-
奠定有效策略的原則
-
解決特定的日常例行事務
-
鎖定特定的執行能力弱項
-
成功設計引導策略的原則:以孩子為中心,保持修改彈性
-
訓練計畫如何按部就班進行?
-
【父母引導說明參見頁碼表】
-
-
第10章 20 項生活常規的執行能力訓練計畫
-
父母的引導,應視小孩的年齡與發展而定
-
常規 1 起床後、上學前的準備工作
-
常規 2 整理房間
-
常規 3 收拾個人物品
-
常規 4 完成家事
-
常規 5 才藝練習進度
-
常規 6 準時就寢
-
常規 7 整理書桌
-
常規 8 回家作業
-
常規 9 收納筆記/作業
-
常規 10 準備考試
-
常規 11 長期計畫
-
常規 12 撰寫報告
-
常規 13 完成開放性的任務
-
常規 14 學習執行艱難的任務
-
常規 15 學習控制脾氣
-
常規 16 學習控制衝動
-
常規 17 學習處理焦慮
-
常規 18 學習應付計畫的變動
-
常規 19 學習不要動不動就哭
-
常規 20 學習解決問題
-
-
第11章 提高反應抑制力—讓孩子學會思考後再行動
-
生心理發展 反應抑制力會在青春期再次受到挑戰!
-
教養案例 11 父母講電話,小孩頻頻打斷…
-
成功關鍵:找出孩子真正想要的,主動滿足他!
-
教養案例 12 哥哥希望有個人空間與時間,對弟弟沒耐心,兄弟吵吵鬧鬧…
-
成功關鍵:父母堅守立場一致、說到做到!
-
-
第12章 強化工作記憶力—協助孩子練習記下任務的方法
-
生心理發展 孩子的工作記憶力會隨著年齡慢慢增強
-
教養案例 13 老是忘記自己該做什麼,換衣服拖拖拉拉…
-
成功關鍵:一旦訓練啟動,須切實貫徹監督、提醒的動作
-
教養案例 14 常常忘記提前確認該帶的體育用具…
-
成功關鍵:只聽孩子說好不準,必須看到實際行動!
-
-
第13章 改善情緒控制力—給孩子平撫負面感覺、找到正向情緒的力量
-
生心理發展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面臨情緒控制的挑戰!
-
教養案例 15 很有責任感的小孩,但一遇考試就焦慮…
-
成功關鍵:別做太多,只須給孩子主動提出的支持即可!
-
教養案例 16 比賽輸了就大哭大鬧…
-
成功關鍵:嚴格落實和孩子討論的替代策略!
-
-
第14章 強化持續專注力—讓孩子學會專心完成一件工作
-
生心理發展 隨著年齡增長,持續專注力也會慢慢增強
-
教養案例 17 做功課無法一鼓作氣,容易分心…
-
成功關鍵:持續專注力訓練最好能持續一整年=兩個學期
-
教養案例 18 寫功課拖拖拉拉,寫不完…
-
成功關鍵:適時獎勵的刺激,能讓孩子更積極掌握時間
-
-
第15 章學習任務啟動力—讓孩子學會做好分內事,不按喜好挑著做
-
生心理發展 要讓孩子自願做不喜歡的事,得從生活常規做起
-
教養案例 19 老是要媽媽不停地碎碎念甚至發飆,才會動起來…
-
成功關鍵:確實做到訓練機制,並持之以恆,才能讓孩子養成習慣
-
-
第16章 磨練優先順序規畫力一讓孩子學會計畫未來,從思考流程找到最佳解決方案250
-
生心理發展 讓孩子熟悉計畫全貌,先從完成小任務累積,慢慢學會規畫力
-
教養案例 20 好學生遇到長期作業,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況…
-
成功關鍵:父母若都不善於規畫,須尋求老師協助
-
教養案例 21 臨時決定找朋友來家裡玩,結果不是朋友有事,就是媽媽有事…
-
成功關鍵:根據孩子的能力高低給予適當協助
-
-
第17章 培養組織力一讓孩子學會分類、收納、有效率地做事
-
生心理發展 從小建立規則,培養分類與收納習慣,奠定組織力基礎
-
教養案例 22 作業、個人用品經常遺失…
-
成功關鍵:一次只挑一個問題,集中火力訓練!
-
-
第18章 灌輸時間管理力一讓孩子學會預估、分配,做時間的主人
-
生心理發展 孩子學會看時鐘後,就能慢慢將管理時間責任交給他
-
教養案例 23 總是很難準時出門…
-
成功關鍵:記錄提醒次數,確實掌握訓練的進展
-
教養案例 24 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工…
-
成功關鍵:確實的監督與確認孩子的任務品質同樣重要!
-
-
第19章 加強變通力一讓孩子學會因應變化,隨時調整步伐
-
生心理發展 孩子隨年齡不斷提升變通力,調整自己適應生活
-
教養案例 25 行程稍有變動,便大哭大鬧…
-
成功關鍵:務必要讓孩子對新變化有心理準備
-
-
第20章 提升目標堅持力一讓孩子練習實踐夢想的步驟與過程
-
生心理發展 持續鼓勵孩子完成任務=目標堅持力養成訓練
-
教養案例 26 喜歡嘗試新事物,但很快就半途而廢…
-
成功關鍵:調整任務的順序,讓孩子先完成任務,再做喜歡的事
-
教養案例 27 小孩一有錢,就想把它花掉…
-
成功關鍵:讓孩子看得到每次的進展,才能刺激達成目標的動力
-
-
第21章 養成後設認知力一讓孩子學會分析資訊、綜觀全局的洞察力
-
生心理發展 因果關係、概念統整,各階段都有不同任務
-
教養案例 28 小博士型的孩子,經常糾正別人,自以為是…
-
成功關鍵:透過記錄讓孩子練習到能自我提醒!
-
教養案例 29 小孩做事還算認真,但成果品質不夠好…
-
成功關鍵:提供具體改進建議,孩子才能明確知道自己疏忽的地方
-
-
第22章 如果父母的指導沒效果,該怎麼辦?
-
再次確認自己的訓練目標、執行態度是否明確
-
再次確認和孩子討論規畫的訓練步驟是否如實做到
-
若問題實在棘手,務必尋求專家協助
-
什麼情況下,孩子需要接受檢測?一檢測結果並不能找到改善方法,除非父母有特殊需求時才須檢測
-
小孩應該接受藥物治療嗎?一建議先嘗試以非藥物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或兩者並行,減低藥物劑量
-
-
第23章 採非對立的方法,和學校老師攜手合作
-
第24章 支援、鼓勵與愛,陪孩子面對青春期的挑戰
-
國中階段的任務與活動增加,執行能力強弱的分野更明顯
-
讓青少年主動參與解決問題,有助孩子轉型為有責任感的成人
-
不要怕讓孩子遇到拒絕或失敗,父母只須給予重新振作的支援
-
讓孩子真實地體驗挫折,從中得到教訓
-
-
- 後記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啦啦隊!
- 複冊 執行力訓練手札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