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48889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男生當什麼女性主義者?
正因為女性主義與男性的人生息息相關,
且能為男性解除枷鎖、得到不亞於女性的真正自由。
所以,無論男女,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韓國江陵明倫高中有八百多名男學生,校園裡充斥著各種血氣方剛和習以為常的髒話,動不動就會聽到「幹爆」、「破處」、「吃了她」這樣的語彙。問他們為何要這樣說話,得到的都是「沒為什麼」、「好玩啊」、「聽起來很屌」之類的答案。
崔乘範是這所學校的國文老師,他十分感慨於學生們不自覺被社會型塑而成的性別觀念,如今,許多校園裡,仍流傳著「多讀十分鐘的書,就能幫老婆換張臉。」這種將女性視為獎賞的班訓。這真的沒問題嗎?
除了校園之外,崔乘範對整體社會所期望的男性形象也有很多疑問,諸如軍隊文化、暴力、淫言穢語、非得喝到爛醉才能吐真言……明知女性人生坎坷,卻終究守著窠臼過日子的男性,更是令他感到莫名其妙。然而,這些疑惑,就在他接觸女性主義思維之後,一點一滴地解開了。

本書特色

1.作者身為男性,卻傾注心力推廣女性主義。因為他深知,女性主義強調的不是女性優越或女性霸權,而是邁向性別平權的第一步。

2.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從原生家庭、傳統觀念下的女性宿命、男性觀點的省思、社會案件到性平教育,完整論述了女性主義在韓國社會的困境、發展和期望。

3.故事與論述兼具,輔以統計數據參考,值得讀者深思。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宿命
若想當個帥氣的中年男子?就必須擁有妻子。少了『內人』的關心和照看,沒有幾個韓國男人能逃過襪子破洞和褲腳破掉的命運。那如果想當個瀟灑的中年女子呢?那就必須沒有丈夫。不用忙著給人準備早飯,不用費盡心力照顧誰,家事與情緒勞動的負擔減輕一半以上,過上相對滋養的生活。

多數人以為女性劣勢來自於經濟弱勢。但作者透過他的原生家庭告訴我們──不,即使母親的收入是父親的三倍,整個社會也並不會因此降低對於女性應扮演母親、妻子的期望。在勸和不勸離的氛圍下,犧牲奉獻一切的女人,只能繼續無奈地忍受下去……


◎女性主義男子的視角與感悟
大家在只有男生的酒席上爭相地開黃腔,追問正在談戀愛的朋友「進度」如何,而朋友則意氣揚揚地「炫耀」那件事,當時的我並未認知到,這一切就是性暴力的一環,以為這個樣子才叫大人,不僅道德意識低落,甚至一點性別敏感度都沒有。

對女性品頭論足的習慣,以為只是同性之間的言論,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可你的意識型態正是從言談中形塑的。而許多性犯罪案件,便是源於扭曲的意識形態……


◎從「江南站仇女殺人案」看見的韓國社會
若以精神疾病患者的「隨機殺人」下定論,案子會以懲罰嫌犯作結,社會不用再做出其它努力,頂多只能加強管理思覺失調患者,而實際上江南站殺人案結束後便是如此。但若以「仇女殺人」結案,就會開啟無數的連鎖反應……

任何地方都存在著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觀念,但若因此而錯過了使社會超前進步十年的機會,也無所謂嗎?


◎給男性一個「成為女性主義者的好理由」
女性主義也受用於男性,它能幫助我們逃離狹隘的男性特質框架;它會告訴我們,男人即便愛哭、話多、力氣小也沒關係;它會讓我們知道,趕我們去當兵、讓我們有約會出錢和買房壓力、讓我們因嬌小的身高或生殖器而氣餒的人,並非「泡菜女」而是「父權制度」。當你理解這些事實後,男性的人生也能獲得自由。

父權制度下的男性,或許會因自己的性別而產生優越感,但那其實也限縮了男性特質的定義,而遭受另類的不平等。想要從狹隘的性別價值觀中解脫、好好地做自己嗎?那麼,請你也一起學習女性主義吧!
  • 推薦序
    • 選擇站在有益,而不是有利的那方/范情
    • 先做人,再做女人和男人/何撒娜
    • 男性參與的女性主義,以及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況/許怡齡
  • 前言 男生當什麼女性主義者啊?
  • 第1章 母親與兒子
    • 我的家庭真奇怪。
    • 窮人家女兒的命。
    • 女性主義思考的開端。
    • 中年女性的位置。
    • 其他家庭也都是這樣過?
    • 母親的憂鬱症。
  • 第2章 學習女性主義的男人
    • 單憑善意與良心令人不安。
    • 性侵害如何發生?
    • 善良的女人能上天堂,但壞女人卻能為所欲為。
    • 看似嚴謹的父權制度下卑劣的陰影。
    • 因為男生不懂,所以要學。
    • 相遇時雖是師生,但現在是夥伴。
  • 第3章 老師,您知道江南站發生什麼事了嗎?
    • 若我不沉默。
    • 為何不敢說是仇女犯罪?
    • 不見夥伴蹤影,只見Ilbe 旗幟飄揚。
    • 在韓國,身為女性。
    • 寬以待男,嚴以待女。
    • 檢討被害人的韓國社會。
    • 從統計數據看韓國女性的生活。
    • 男人也能成為女性主義者嗎?
  • 第4章 與八百位男學生一起
    • 為了人生的女性主義課。
    • 〈蕎麥花開時〉不是美化性侵害的作品嗎?
    • 〈春香傳〉,自古至今女性都是玩物。
    • 李陸史的語調男性化,金素月的語調女性化?
    • 〈謝氏南征記〉,誰才是真正的犯人?
    •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別活在現代,活在歷史吧。
    • 「少女」的語意,竟然是「是人類」「非男性」「非成熟」。
  • 第5章 對抗憎恨的方法
    • 在男性多的團體中必須發聲的原因。
    • 失準的標靶,以及憎恨所造成的左右派統合。
    • 歧視的歷史淵源。
    • 在男子高中傳播女性主義。
    • 應對學生責難的方法。
    • 要如何召集夥伴?
    • 與其選有利,不如選有益。
  • 後記 為了一起在地獄中生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