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專述晚近學人的生平,它特意從若干「文化遺民」帶有謎樣的往事說起,如龔自珍兒子的龔橙與圓明園之毀滅、王國維以及其子王仲聞之死、陳寅恪與魯迅的關係、「卿本佳人」的劉師培的悲劇結局、黃遠生和夏瑞芳的被害、徐高阮與丁則良徘徊於「革命」和史家之間,以及翦伯贊、老舍、季羨林等大陸學人和作家的悲情,最後述及張其昀、衛聚賢等流落臺灣的學人之一生,作者於悲涼意緒之餘,發掘幽深的文化地礦,澄清往事,並彰顯士子儕輩在百年中國思想和學術的試驗場和政治舞臺上的身段,其或勇健,或頑拙,或瘋癡,然多苦苦掙紮於潮流與學問之間,讀之頗有滄桑之感。
-
龔橙火燒圓明園?——對一個歷史傳聞的考證與思考
-
1. 關於龔橙
-
2. 關於圓明園的被焚毀
-
3. 龔橙的下落
-
- 王國維自沉昆明湖之謎
- 王國維的兒子王仲聞為何也死於非命?
- 陳寅恪與魯迅有過「密切交往」嗎?
- 記彗星般殞落的劉師培
-
令人扼腕的兩名遭暗殺的中國文化棟樑:黃遠生與夏瑞芳
-
1. 名記者黃遠生之死
-
2. 出版先賢夏瑞芳之死
-
-
徐高阮何以「告別革命」?
-
1. 革命與「告別」革命
-
2. 再說「北平問題」
-
3. 「告別革命」之後
-
4. 最後的歲月
-
-
記歷史學家丁則良先生的生生死死
-
1. 從多年前的一篇文章說起
-
2. 周一良先生晚年的一個觸悵
-
3. 一個歷史學家的誕生
-
4. 歷史為政治服務的年代
-
5. 風波乍起
-
6. 丁則良之死
-
- 歷史學家翦伯贊的前世今生
- 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史」
- 老舍與胡風——大水是如何沖了龍王廟的
-
季羨林與胡適——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
1. 「此一時也」
-
2. 「彼一時也」
-
3. 「曾經滄海難為水」
-
- 史地學家張其昀的前前後後
-
「衛大法師」——史壇怪才衛聚賢
-
1. 「衛大法師」的早年身世
-
2. 在清華國學研究院
-
3. 王國維之死和在山西的考古
-
4. 江南考古
-
5. 晚年在港臺的「大膽假設」和「大膽求證」
-
6. 一個有待評價的歷史學和考古學家
-
- 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