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寫給香港人的中國現代史‧上冊:從辛亥革命到聯俄容共

出版日期
2020/04/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6752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為什麼把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給袁世凱?袁世凱在戊戌政變出賣光緒帝,怎能把國家元首的大位讓給這樣的人?

* 孫中山一直信奉西方民主,想把美國政制引進中國,但為什麼他不號召國民黨人「以英美為師」,反而提出「聯俄容共」、「以俄為師」?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塊侮辱中國人的木牌,是否曾掛在上海英租界花園門上,甚至曾掛在香港兵頭花園的門上?

近年兩岸史學界研究成果豐碩,尤其是迅速把蘇聯解密檔案翻譯為中文,為現代史許多課題,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新的史料,帶來新的詮釋。本書作者徵引兩岸三地庫存的檔案、手稿、口述歷史、回憶錄、年譜、傳記、文獻、資料集、書籍、期刊、論文、報紙、網頁等,以更豐富的史料、更客觀公允的眼光,觀察和分析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探尋到隱藏在背後的「內情」。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冊出版。上冊講述從辛亥革命到聯俄容共這段歷史,時間約為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五年,正是中國走出帝制,嘗試引進不同政治模式的時期,從中可以了解百年前中國在邁向現代國家時的努力與挫折。
  • 前言
  • 第一章 中華民國成立與袁世凱當選總統
    • 一、武昌起義
    • 二、袁世凱集團的形成
      • 1.軍事集團的形成
      • 2.逢迎滿清權貴
      • 3.示好同僚故舊
      • 4.結拜姻親義子門生
      • 5.爭取立憲派
      • 6.輸誠革命黨
      • 7.外人支持
    • 三、袁世凱獨攬大權的經過
      • 1.從九死一生到東山再起
      • 2.袁世凱責任內閣的意義
      • 3.盡攬兵權
      • 4.以戰逼和
      • 5.鎮壓北方
    • 四、南北議和
      • 1.初步接觸
      • 2.唐伍和談
      • 3.秘密斡旋
    • 五、中華民國成立與清帝退位
      • 1.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 2.籌組臨時政府
      • 3.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
      • 4.清帝退位
      • 5.袁世凱當選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 6.定都北京
      • 7.北京兵變之謎
    • 六、孫中山讓位的原因
      • 1.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對袁承諾
      • 2.孫袁威信的分別
    • 七、辛亥革命的意義
      • 1.結束帝制
      • 2.民族革命
      • 3.思想革命
      • 4.列寧讚揚中國革命
  • 第二章 歷史逆流
    • 一、民國初年的亂局
      • 1.新政權的權力鬥爭
      • 2.南京兵變
      • 3.袁世凱孫中山黃興北京會談
      • 4.政黨政治與宋教仁案
      • 5.二次革命
      • 6.中華革命黨的成立
    • 二、袁世凱攬權與「二十一條」
      • 1.進步黨內閣
      • 2.攫取正式大總統職位
      • 3.解散國民黨、取消國會和步向獨裁
      • 4.袁世凱與「二十一條」
      • 5.五九國恥
    • 三、洪憲帝制
      • 1.復辟帝制的經過
      • 2.護國戰爭
      • 3.取消帝制
    • 四、軍閥割據
      • 1.府院之爭
      • 2.張勳復辟
      • 3.護法運動
  • 第三章 五四運動
    • 一、引言
    • 二、背景
      • 1.政治背景
      • 2.新舊思想的激盪
      • 3.西方思潮的衝擊
      • 4.學潮的醞釀
      • 5.資訊交通的發達
      • 6.北京大學的改革與創新
    • 三、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 1.山東問題
      • 2.巴黎和會的交涉
      • 3.和會消息的報道和反應
    • 四、五四運動的經過及結果
    • 五、五四運動的影響和意義
      • 1.中外文化的激盪與社會主義大論戰
      • 2.文學革命
      • 3.女權運動
      • 4.平民教育
      • 5.反基督教運動和收回教育權運動
      • 6.政治方面
      • 7.經濟方面─抵制日貨
  • 第四章 中國國民黨與帝國主義的鬥爭
    • 一、孫中山領導的反帝國主義鬥爭
      • 1.帝國主義屢次破壞孫中山革命事業
      • 2.孫中山與帝國主義的鬥爭
      • 3.孫中山反帝國主義的理論─三民主義
      • 4.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
    • 二、孫中山與帝國主義的鬥爭
      • 1.收回關餘的鬥爭
      • 2.平定英國煽動的商團之亂
      • 3.堅決反對法國金法郎案
      • 4.孫中山對美國偽善的斥責
    • 三、國民革命的爆發
      • 1.孫中山最後的革命路程
      • 2.帝國主義的血腥鎮壓
    • 四、聯俄容共時期中國國民黨反帝國主義的鬥爭
      • 1.國共合作對付帝國主義
      • 2.國民政府領導的省港大罷工
    • 五、國民革命的首仗勝利
      • 1.重挫香港經濟
      • 2.英國威風掃地
      • 3.軍閥政權土崩瓦解
      • 4.廣州成為國民革命的聖地
    • 六、小結
  • 第五章 孫中山晚年的革命策略:粵皖奉三角同盟
    • 一、引言
    • 二、粵皖奉三角同盟的建立
      • 1.爭取段祺瑞
      • 2.聯合張作霖
    • 三、馮玉祥與首都革命
      • 1.馮玉祥的革命之路
      • 2.孫中山與馮玉祥的聯繫
      • 3.第二次直奉戰爭與首都革命
      • 4.首都革命的功敗垂成
      • 5.首都革命的爭議
  • 第六章 孫中山晚年的革命策略:聯俄容共
    • 一、引言
    • 二、聯俄容共的考慮
      • 1.俄國的革命經驗
      • 2.世界革命與共產國際的成立
      • 3.新思潮的衝擊
      • 4.爭取美援失敗
    • 三、孫中山與俄國的接觸
    • 四、蘇俄在中國的經營
      • 1.與中國恢復邦交
      • 2.越飛拉壟孫吳合作抗張
      • 3.蘇聯與陳炯明的接觸
      • 4.加拉罕扶持馮玉祥反對張作霖
      • 5.共產國際在中國的活動
    • 五、共產國際與孫中山的交涉
      • 1.維經斯基
      • 2.馬林
      • 3.達林
      • 4.越飛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