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神祕的紅包場
一窺老西門的華麗與滄桑
你知道紅包場的由來嗎?這是個你可能聽過,但不甚了解的產業,它就像祖父母時代的演唱直播平台,也具備鼓勵、捧場、打賞的意涵,不同的是粉絲可以和偶像面對面互動,把紅包直接交到歌星手裡,也能建立如親人般的情誼。
1960、1970年代,台灣與國際接連發生重大事件,風雨飄搖、動盪不安,人民的情緒需要一個宣洩出口,歌唱節目於是成為民眾的娛樂消遣,歌廳業也應運而生,歌聲迴盪,撫慰了顛沛流離的鄉愁。
紅包歌廳是大時代的縮影,見證台灣經濟奇蹟,曾在西門町盛極一時。三十多年過去,社會自由化,開放大陸探親,企業工廠出走,加上娛樂多元化,致紅包歌廳繁華落盡、逐一退場,西門町現存的紅包歌廳僅剩下三家。
本書獨家採訪十三位資深歌廳歌星與從業人員,聽她們娓娓道來,走過時代的故事,向讀者揭開紅包場的神祕面紗。
一窺老西門的華麗與滄桑
你知道紅包場的由來嗎?這是個你可能聽過,但不甚了解的產業,它就像祖父母時代的演唱直播平台,也具備鼓勵、捧場、打賞的意涵,不同的是粉絲可以和偶像面對面互動,把紅包直接交到歌星手裡,也能建立如親人般的情誼。
1960、1970年代,台灣與國際接連發生重大事件,風雨飄搖、動盪不安,人民的情緒需要一個宣洩出口,歌唱節目於是成為民眾的娛樂消遣,歌廳業也應運而生,歌聲迴盪,撫慰了顛沛流離的鄉愁。
紅包歌廳是大時代的縮影,見證台灣經濟奇蹟,曾在西門町盛極一時。三十多年過去,社會自由化,開放大陸探親,企業工廠出走,加上娛樂多元化,致紅包歌廳繁華落盡、逐一退場,西門町現存的紅包歌廳僅剩下三家。
本書獨家採訪十三位資深歌廳歌星與從業人員,聽她們娓娓道來,走過時代的故事,向讀者揭開紅包場的神祕面紗。
- 封面
- 【前言】動盪時代撫慰人心的歌聲
- 王少卿 具備俠義心腸的巾幗英豪
- 白金燕 開創「白金西餐廳」的黃金時代
- 李芊慧 布袋戲歌后「西卿」接班人
- 林羽秋 黃梅調歌后
- 陳芸 將京劇身段帶入歌唱界
- 康雅嵐 正規科班出身,積極回饋社會
- 彩鳳 歌廳工作者,歌星與賓客的橋樑
- 菲菲 男女對唱,創造一頁「西門町」傳奇
- 葳葳 五燈獎(五度五關)擂台主
- 鄭天惠 施展十八般舞藝的「青春女鼓王」
- 翟翟 抒情歌后
- 潘貝 正面清純形象紅遍東南亞
- 錢愛真 歌唱界的「阿信」
- 【後記】本書緣起:許哥──聖誕老人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