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綠角的基金8堂課(2016補課增修版)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8/3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6543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賺錢,就要從了解風險開始!

2011年《綠角的基金8堂課》大獲好評
2016年隆重推出《綠角的基金8堂課─補課增修版》

基金觀察家「綠角」首次公開解答投資朋友十大常見問題。
把過往績效更新到最新年度,深入分析走勢
提供讀者做為未來投資的評估依據
因為賺錢,就要從了解風險開始!

補課3大攻略
‧更新近年績效,用不變的投資原則來討論投資。
‧延伸書單補強,讓想更深入了解的投資朋友更多閱讀選擇。
‧全新增列投資人常見十大問題:0056高股息ETF會比0050好嗎?買進並持有0050的成績如何……這些想問又找不到人問的問題,這裡告訴你!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新版序 不變的原則,更新的資料
  • 第1堂課 賺錢,從了解風險開始
    • 1-1 報酬的代價
    • 1-2 先談風險,再想報酬
  • 第2堂課 不要冒沒有必要的風險
    • 2-1 高風險高報酬的迷思
    • 2-2 個股的報酬未必較高
    • 2-3 個股帶來資產嚴重損失的風險
    • 2-4 集中投資的解藥
  • 第3堂課 小心!解藥可能比疾病更糟
    • 3-1 台灣的基金績效大多輸給對應指數
    • 3-2 4433,空口無憑的選基金法
    • 3-3 星級評等會比較有用嗎?
    • 3-4 選基金到底為誰忙?
    • 3-5 轉來轉去的責任轉移法
    • 3-6 依過去績效選基金的陷阱
    • 3-7 真正有用的選基金法──低成本
    • 3-8 面對投資成本的正確態度
    • 3-9 基金公司不想告訴你的事
    • 3-10 基金內扣費用哪裡查?
    • 3-11 台灣境外基金的重大缺失──有佣基金與影子基金
    • 3-12 主動與被動基金──你該選哪個?
    • 3-13 投資工具的選擇
  • 第4堂課 沒有「投資時機」這檔事
    • 4-1 何時該投資?
    • 4-2 投資在錯誤時點的風險
    • 4-3 臆測進場時點,不如定期投資
    • 4-4 3種定期投資策略
    • 4-5 破解定期投資的4大迷思
  • 第5堂課 選擇投資市場的6個問題
    • 5-1 Q1:我該投資哪種資產類別?
    • 5-2 Q2:我該投資哪個地區或國家?
    • 5-3 Q3:各地區的比重如何拿捏?
    • 5-4 Q4:台股的適當配置比重為何?
    • 5-5 Q5:低風險資產要配置多少才夠?
    • 5-6 Q6:如何操作資產配置的投資組合?
  • 第6堂課 短期與長期投資的差異
    • 6-1 短期投資:確保目標的達成
    • 6-2 長期投資:風險與機會成本的平衡
    • 6-3 案例說明1 1個人的富足退休計畫
    • 6-4 案例說明2 夾心族籌措子女教育基金
    • 6-5 案例說明3 退休族擔心老本被啃光
  • 第7堂課 投資人常犯的6個錯誤
    • 7-1 錯誤1 聽信明牌
    • 7-2 錯誤2 相信沒有根據的操作方法
    • 7-3 錯誤3 不進行真正該做的停損
    • 7-4 錯誤4 看後照鏡投資
    • 7-5 錯誤5 事後諸葛
    • 7-6 錯誤6 沒賺到錢的策略就是錯誤的策略
  • 第8堂課 投資不是一切
    • 8-1 學賺錢,不如學用錢智慧
    • 8-2 享受投資成果──投資與消費的平衡
    • 8-3 把握當下──現在與未來的平衡
    • 8-4 投資自己──工作與投資的平衡
  • 課後輔導 投資朋友常見問題與解答
    • Q&A 1 台灣50 ETF近十年表現如何?勝過多少主動型台股基金呢?
    • Q&A 2 市值加權的指數化投資工具,豈不是價格愈高估的公司,就投資愈多錢在上面嗎?
    • Q&A 3 台股ETF要如何選擇呢?
    • Q&A 4 常有人說0056高股息ETF是比0050更好的選擇,真是如此嗎?
    • Q&A 5 0050長期投資的成果如何呢?
    • Q&A 6 常有人說基金內扣的費用都已經反應在淨值上,所以只要看績效就好。績效好的基金,就是扣除成本後,表現仍很優異的基金。基金的內扣成本,不是那麼重要。
    • Q&A 7 基金和ETF的內扣費用,到底是如何向投資人收取的?
    • Q&A 8 有人提到,買高收益債券基金,為的就是配息,所以就不必在意淨值波動了。
    • Q&A 9 有人說主動型基金在市場下跌時,會持有較多的現金,讓基金跌幅較小。不像指數型基金會一直維持完全投入,充分參與了下跌。真是如此嗎?
    • Q&A 10 除了指數化投資之外,我是否可以進行基本面分析,以價值投資的方式來投入股市呢?巴菲特不是藉此獲得卓越的成績嗎?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