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到梵林墩去的人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330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你不該躲在屋角裡一個人哭,
年輕人該到梵林墩去。
沒有甚麼地方的風像梵林墩的那樣柔……

尉天驄/短篇小說集

▌尋覓種種掃除陳腐、一新耳目
足以誠實表達心情的實驗風格
諸如海明威《老人與海》文字的簡淨與孤寂、貝克特《等待果陀》劇場中前言不對後語的荒謬,又或如雷奈電影《廣島之戀》中不同時空的夢幻交疊……這些受戰後存在主義影響的西方藝術風貌,同時帶動了台灣一代新文藝的各種實驗。從尉大哥的小說裡,便也可以看到一份「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浪遊和尋索。——奚淞


▌我的年輕時代所體驗的種種,
也許就是這個時代的一些面影吧
一個人只有面臨某種困境,才能體認出羅曼蒂克的情緒的蒼白,只有面對自己的弱點,才能撕去自身的「偽裝」……我們寫作,把作品聚在一起,讓它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的弱點,一方面也投入世界去作為彼此間的交通。——尉天驄


▌年輕人:「人最可悲的是對自己沒有了自由」
一部充滿實驗性、高度象徵,飽含韌性與氣氛的作品
十三個短篇故事,分別來自作者三個階段的小說成就:開首五篇〈母親〉、〈內陸河〉、〈匍匐之秋〉等描繪主人翁忽明忽滅的心理狀態,是最純粹的現代主義文學創作;中段〈大山〉、〈到梵林墩去的人〉到〈艾玲達!艾玲達!〉諸篇則是個人風格代表作系列,大量的對白敷演現代人的心靈風暴;在表面看似「虛無、蒼白、病態」的美學意境之下,實則跳動著對「生命、愛情、自由」勇於探索的年輕心靈。
與前此大不同的壓卷作〈唐倩回台灣〉,獨具議題性,見證當年文學運動風潮歷變後,一代知識分子們對自身理念與任務的反省。


特別收錄
‧著名劇作家姚一葦論〈到梵林墩去的人〉,為其少數對小說作品之重要評論。
‧散文名家王鼎鈞特寫〈被殺者〉的結局發展,堪為短篇創作的觀摩範例。
‧廖任彰專論《尉天驄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節錄,深度分析創作理路。
  • 封面
  • 序 心靈的召喚與浪遊重讀尉大哥青年時代的短篇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
  • 母親
  • 內陸河
  • 匍匐之秋
  • 變調的玫瑰
  • 微雨
  • 大山
  • 到梵林墩去的人
  • 評論〈到梵林墩去的人〉
  • 大白牙
  • 被殺者
  • 評遺恨:〈被殺者〉結局透視
  • 5點27分
  • 又一個晴朗的日子
  • 艾玲達!艾玲達!
  • 唐倩回台灣
  • 附談《到梵林墩去的人》︰尉天驄現代主義小說之評論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