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佛陀幸福語錄
-
第一篇 恕忍
-
憤怒傷人傷己
-
憤怒產生毒素
-
憤怒令人無惡不作
-
憤怒,因為心理不平衡
-
憤怒與外界無關
-
憤怒是被俯視的
-
關注對方的好
-
對方如鐵匠
-
不接納憤怒惡語的禮物
-
忍者無敵
-
忍辱三種境界
-
忍辱三要
-
忍辱的利益
-
誹謗也是一種憤怒
-
誹榜者是善知識
-
-
第二篇 愛欲
-
欲是繫縛
-
欲求無限
-
心不滿足是苦
-
所愛無常是苦
-
欲生攀嫉是苦
-
執著愛喜是苦
-
心苦,身亦苦
-
愛欲致行非法
-
愛欲除則苦、惡消
-
無欲則苦樂同
-
平息愛欲
-
無欲不是苦行
-
關於攀比
-
無明有愛入輪回
-
樂於無欲
-
-
第三篇 愚痴
-
兩種愚痴
-
愚者的表現
-
愚者與智者
-
不與愚痴者為伍
-
寧毀智者,不讚愚者
-
愚者的朋友
-
愚痴與觀察
-
愚者觀人, 智者觀已
-
愚痴之人不懂見微知著
-
-
第四篇 慈悲
-
慈悲給人安樂
-
慈悲的原則——眾生平等
-
慈悲的原則——自他互易
-
慈悲的原則——自利利他
-
觀苦而起悲心
-
慈悲自己
-
慈悲是幫助他暸解法
-
慈悲之人歡喜受惡
-
慈悲受安樂
-
慈悲與布施
-
-
第五篇 和順畏慎
-
和順八事
-
和順不是軟弱
-
和順之人不欲人知其善
-
和順之人受人喜愛和信任
-
和順之人視一切矛盾由己產生
-
和順之人令他人和順
-
與人和順先護口
-
和順與批評
-
人生八戒
-
十事人不愛
-
三種禍患
-
三種輕賤
-
-
第六篇 擇友
-
染習
-
四品友
-
善、惡友
-
如何獲得善友
-
三要
-
四法
-
五事
-
七法
-
不友不如己者
-
《善生經》的教導
-
經營你的友誼
-
-
第七篇 精進
-
思想與行動
-
言說與行動
-
但觀自身行,不觀他人過
-
精進,針對所有品格
-
不要有所期待
-
有羞恥者真精進
-
精進要聞思修(行)結合
-
精進者轉惡為善
-
精進無間
-
非一蹴而就
-
不要把自己綳得太緊
-
精進要抓住要點
-
-
第八篇 死亡
-
正視死亡的存在
-
以死為苦的原因
-
在生死中達到涅槃
-
-
第九篇 自在
-
心決定苦樂罪福
-
欲求心還是清淨心
-
心的特徵
-
安心與智慧
-
安心與安樂
-
心安的境界
-
煩惱從心生, 對治靠自己
-
煉心與護諸根
-
不要被法束縛
-
持戒不是束縛
-
馭心不是消極
-
不令心放逸
-
自我反省
-
將身、心分別對待
-
馭心必須勤奮
-
-
第十篇 信仰
-
佛陀是人不是神
-
佛陀行出世間行
-
迷信——源於畏懼自身的罪惡
-
迷信——源於無助
-
自己是最好的皈依處
-
皈依自己與信仰佛教
-
認清現在的你
-
信
-
有信則徐惡近善
-
修善無所求
-
信仰,就是讓你不再消耗自己
-
信仰有助於氣質的培養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